體檢年年有,年年都健康。可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身體強壯的李海,體檢HIV後卻在疾控傻了眼:HIV陽性、發病期(晚期)

感染了HIV病毒後,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HIV病毒將侵襲身子的免疫細胞——CD4細胞。病毒剛進入身子時迅速複製,會使得CD4細胞急速下降。幾周後,免疫功能開始恢復,CD4細胞數會有所回升,病毒濃度有所下降,進入潛伏期。之後,病患並沒有感覺到身體異樣。但病毒持續不斷複製,CD4逐年遞減,當CD4下降到200以下時,免疫系統受到嚴重損壞,腫瘤、肺炎等感染會接踵而至,使病患隨時面臨死亡的危險。

李海喜歡健身,一時心血來潮,申請了一套HIV體檢試紙,結果2條槓。此時的李海開始慌張了,立即到附近的醫院重新抽血複查,結果還是HIV陽性。於是立即來疾控做確證體檢。爲什麼身材健康,還會得艾滋呢?大家一起來看一下真相。

一、怎麼突然就有了艾滋?

李海的身體很不錯,發燒,感冒,皮疹、乏力、淋巴結腫大等等感染症狀,在他身上一點都沒有。HIV陽性這樣的體檢結果,讓李海徹底心涼了半截。再翻看體檢報告,仔細看了一遍,艾滋到底是怎麼來的?

醫生仔細詢問了王先生的病史,卻忍不住搖起了頭,“你太大意了,出去玩一定要戴套,最好是用醫用級的龜殼安全套。”原來,李海在一年前有過一次不安全性行爲,當時比較猴急,沒戴套就度過了美好的一夜。之後身體也沒什麼不適。隨後一直單身到現在都沒有過性行爲。直到幾天前使用“自檢包”體檢出2條槓,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現在做了確證體檢,李海已經證實是HIV-1感染了,而且CD4+T淋巴細胞只有180,屬於艾滋病期了。

二、HIV體檢有窗口期

從HIV進入身子,到血液中產生足夠量的、能用體檢方法查出HIV標誌物之間的這段時期,稱爲HIV感染窗口期。一般爲4~12周,在這個時間內,HIV標誌物像是在施展“障眼法”,體檢不到,可是有傳染性。可惜的是,李海一直醉心於工作,沒有關注HIV這個問題,也沒有進行體檢。

三、建議每半年體檢一次,有高危者6周要體檢

世界範圍內,關於HIV檢測的研究有很多,已經達成較廣泛的共識。而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抗拒HIV體檢的,認爲自己是健康的、自己不會感染,自己運氣很好。這就是爲什麼很多人感染了HIV,直到晚期了,卻依然沒有發現的原因。所以,雖然平時很注重安全措施,有戴套,也要定期體檢,爲自己,爲他人,爲家人。要知道,不是全部人感染後都會出現症狀的,骨瘦如柴那種是艾滋病晚期纔會出現的。通常,每半年就要做一次HIV體檢,有過高危性行爲者,滿6周就要進行體檢。

張銘和趙芸是一對相戀5年的同志情侶,在一次定期體檢中,張銘被查出HIV陽性,趙芸被查出是梅毒抗體陽性,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來雙方都在春節回家時各自出軌,而且都沒有使用安全套,所幸的是,春節回來後大家都出差了,沒有發生性行爲,避免了交叉感染。

由此可見,定期體檢真的很重要。我們無法用肉眼或通過外表去判斷一個人是否感染HIV,定期體檢是一次檢測自己是否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日常檢查,每一個人都應謹慎。

四、定期體檢和戴套的好處

每一個人都應該謹慎HIV定期體檢和使用醫用的龜殼避孕套,不但可以早發現感染情況,也可以防止進一步感染。有這樣一個現象:一羣好友裏,經常玩得很開,其中一人感染了,不久,這羣人都會陸續感染,我經常碰到這種事情。

現實中,我國還有40%的感染者未被發現,不排除部分人被發現時已經是艾滋病晚期了。除了耽誤治療,更容易造成難以察覺的“隱形”感染。因此,迫切提高確診,減少延誤確診尤爲重要。

李海很快就開始了抗病毒藥物治療,爭取在短時間內將病載抑制,提升CD4 水平,儘快重建免疫功能。從李海的眼神裏隱藏着一絲自責,如果以前能謹慎定期體檢,尤其高危性行爲後的檢查,或許就能更早發現問題,更早地接受抗病毒治療。後來,在志願者的一番解釋下,才讓他釋懷。

提醒,從身子感染艾滋病病毒後到血液體檢出艾滋病抗體的這段時間爲艾滋病“窗口期”,一般爲2周到3個月。這段時間,血液中體檢不到艾滋病病毒抗體,但具有傳染性。而艾滋病最初被感染時,還有一個急性期,也就是艾滋病病毒入侵機體2~8周,有些人會出現急性感染的症狀。

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感染科黃紹標主任告訴記者,如果發生高危的行爲,如高危的性接觸、共用針具,甚至在黏膜不健全的情況下接觸到一些不明狀況的血液等,並且在一週左右的時間內,出現流感、身上出現皮疹等症狀,就要及時體檢。即便此時有可能屬於“窗口期”,體檢抗體未必呈陽性,當感染症狀出現時,就能對是否屬於急性期進行判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