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年齡增長,年紀越大的人,越希望自己能活得更長一些,希望自己能長壽。但數據顯示,壽命長的人羣中,女性比男性多一些,除了先天的生理優勢,還與很多良好習慣有關。隨着年齡增長,人會逐漸走向衰老,這是正常的自然規律。

《黃帝內經》講“男屬陽,女屬陰”,女人以陰血爲本,也就是說,女性的身體健康情況,與機體的氣血充足與否有很大關係,尤其是40歲後的女性。一般來說,氣血充足的女性,更容易長壽。

壽命長的女性,往往有5種表現,若佔得多,恭喜你身體還不錯!

表現一:皮膚紅潤、有彈性

隨着年齡增長,人的皮膚也會逐漸衰老,出現皺紋,長一些斑,或變得沒有彈性、失去光澤。

如果一個女性的皮膚比較紅潤,有光澤,說明她的氣血比較足;同時,她的臉上沒怎麼長斑,皮膚比較細膩,主要與氣血運行順暢有關,這類人遇任何事不愛生氣。

表現二:入睡快、睡得香

一個女性的氣血是否充足,也可從睡眠上看,如果她睡得比較快,佔枕頭能很快入睡,且一整晚睡得都很香,說明身體內氣血調節比較好,能一覺會睡到自然醒,第二天醒來,精力也不錯,這類人的氣血比較足。

中醫認爲,睡眠好的女性,利於長壽,主要是她們體內的氣血運行比較規律,能滋養臟腑,調節體內陰陽平衡。

表現三:月經規律

月經是女性成熟、衰老的重要信號,月經初潮是生理逐漸走向成熟的標誌,而閉經、絕經是女性衰老的信號。

如果一女性的月經比較規律,說明體內卵巢功能還不錯,雌性激素及孕激素水平調節比較平衡,這樣的女性更容易長壽。

若過了30歲,月經量逐漸減少,甚至有血塊,變得不規律,可能是體內氣血不足的表現,這時不想老得太快,最好補一下氣血。

表現四:白髮出現較晚

中醫認爲“腎其華在發”、“腎乃先天之本,臟腑陰陽之本”。

隨着年齡增長,人的腎精會逐漸減少,頭髮也會逐漸變白、稀疏,如果一個女性的白髮出現的比較晚,說明腎精充足,氣血也會比較足,或與長壽有緣。

表現五:手腳有溫度

對女性來說,手腳經常冰涼是很常見的,正因如此,很多人認爲這種表現是“正常的”。實際上,總感覺手腳冰涼,可能是氣血運行不暢,也可能是體內寒氣比較重,導致血液流動不暢。

如果一個女性的手腳總是有溫度,手掌顏色紅潤,指肚飽滿、有彈性,這是氣血充足的表現。

正值秋季,40歲後的女性,做好3件事,補充體內陰血!

《黃帝內經》記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現在正值秋季,是補陰的最佳時節。

中醫上講,入秋後,天地萬物之間的陽氣會逐漸收斂,包括人,體內陽氣收斂,陰血上升,利於養陰。

第一:少喫辛辣食物,緩解秋燥

入秋後,很明顯能感覺到空氣比較乾燥,而“肺喜潤而惡燥”,想補陰,這個時節,飲食上,應少喫些辛辣食物,避免損耗津液,使肺火過旺,不利於養陰。

平時可適量喫些滋陰潤肺的食物,如銀耳、百合等,還要多喝些水,補充水分,利於養氣血。推薦一個食療方——《千金翼方》記載,將桂圓、紅棗、枸杞子、生薑、玫瑰花等搭配在一起熬煮,有補氣血、散寒、活血的作用。

桂圓:性溫,具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的作用;

紅棗:性溫,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

枸杞:《神農本草經》稱之爲上品,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作用;

生薑:性溫,有解表散寒、溫肺的作用;

玫瑰花:性溫,具有行氣解鬱、和血散瘀的作用。

爲了方便,可選擇做好的茶包代茶飲,每次用開水沖泡5分鐘就行了!

第二:少熬夜,養陰血

中醫講,晝養陽,夜養陰。進入秋季,晝短夜長,作息方面也應適宜進行調整,宜早睡早起,主要是順應自然的規律,早睡爲了收斂陰氣,利於養陰血,早起爲了使肺氣得以舒展,以防收斂太過。

切記,儘量少熬夜,最好在晚上11點之前入睡,這樣利於身體內氣血正常運行與解毒。

第三:少生氣,疏肝氣

中醫認爲,肝主疏泄,對調節體內氣機有很重要的作用。而“怒傷肝,容易導致氣鬱、氣滯等,時間長了,會影響津液的運行。

而津液屬陰,氣不暢,會影響陰陽平衡,所以,平時儘量少生氣,利於疏肝氣,還能促進體內毒素排出。

小結:中醫認爲,氣血是人體後天之本,而女性需靠氣血來養,如果女性氣血不足,就容易出現陰虛,從而導致臟腑功能失調,還會加速衰老,使更年期提前報到,所以,女性過了40歲,應重視滋陰,平衡身體陰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