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增設大中小學春秋假期,建立錯峯休假制度,促進旅遊業均衡健康發展”的提議,引來不少網友的爭議。

在這個提議之後,教育部門也進行了正面回應,表示各地、各學校在完成教學任務和時長的情況下,可以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對假期進行一定的調整。

至於春秋假期設置多長時間,教育部門沒有明確表示,不過按照以往有些學校的慣例,時長定在6天左右,比如西南航空職業學院,曾經安排過“春假”,2019年4月初打出“去賞花、去戀愛”的主題,學生可以有6天的時間,外出踏青、賞花或者旅遊。

而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從2004年就開始建立“春假”制度,學生也是有一週左右時間,在春夏之交走出校園放鬆心情,去欣賞一下大自然的美景。

對於設置這樣的假期,作爲廣大學生來說,當然舉雙手贊成,高興在寒暑假的基礎上,又可以增加6天左右的春秋假,妥妥的幸福時光!

而作爲家長們呢?有的家長算了一下,本來一年就365天,除去一個寒暑假80天左右,54個雙休日108天,以及國慶、五一、元旦等重要節日20天左右,如今又來一個6天,剩下用於全身心投入學習的時間,全年僅有150天左右,平均每學期僅不到三個月。

難怪有家長不樂意:這到底是去學校學習,還是專門來學校玩的?家長們很多都希望,大學也好,中小學也好,不惜每年花重金供養孩子上學,少說也在1萬元以上,爲的就是讓孩子在學校專心學習,巴不得自己的孩子,天天都“泡”在書堆裏,學校不僅不給加學時,還要再來一個春秋假,這不是添堵麼?

而孩子呢?在這6天時間裏,大學生都算成年了,學校離家近點的,可能會回家與父母一起度過,學校離家比較遠的,可能留在本校約上一些同學,就近在旅遊景點暢玩幾天,家長們對大學生的安全,雖然也有些擔心,但還不至於完全不放心。

可是作爲中小學生,在這6天時間裏,家長也沒有專門的時間來陪伴,一般都在上班、打工或者在農村田間地頭勞動,甚至還在爲孩子下學期的學費發愁,也許很多隻能放任孩子了,但是估計一般也都不會,讓未成年的孩子獨自外出遊玩。

實際上,這樣的假期放與不放,很多家長普遍認爲,在這樣的春秋時節,大學生完全可以利用雙休日,在附近周邊放鬆一下緊張的學習心情,大學也可以小範圍的統一組織,而中小學校,一般都在本地或附近,即使學校不組織,有的家長在有些時候,也可以利用雙休日或節假日,有帶孩子出遊的打算,並不一定要專門留出這樣的時間。

一邊是學生和孩子們的熱切期盼,一邊是家長表示的一些擔憂。那麼,到底該不該在大中小學,專門設置這樣一個春秋假呢,不知道你怎麼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