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我們並不是出生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而是出生在了一個和平的國家。”

我慶幸自己是一箇中國人,慶幸自己出生在這樣一個和平的國家,慶幸自己是一箇中國公民。

在這個並不是很和平的世界上,我們能夠安居樂業,都靠着我們的祖國。

中國有近5000年的歷史,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非常多,雖然大部分都隨着時間的流逝已經一點點的消失,但仍有一部分傳統保留了下來。

除了一些風俗,還有一些節日都會讓我們比較重視。

比如闔家團圓的春節、比如喫糉子的端午節、喫月餅的中秋節、哀悼親人的清明節等等。

這些都是我們一代代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需要我們一點點傳承,在未來的幾十年、幾百年,我們還會將這些節日一點點流傳,一點點發揚光大。

這不僅是我們國家的文化底蘊,也是我們國家文化的一種傳承,是值得驕傲的。

不過,當我們見識的越來越多,眼界越來越寬廣的時候,我們也會接觸到一些其他國家的文化以及其他國家的節日。

相信很多人都應該注意到,在很早的時候,西方國家的一些節日也悄悄的融入進了我們國家,比如萬聖節、聖誕節之類的節日。

這些西方節日已經逐漸的被我們接納和傳播,我們也會在節日的時候做出一些相應的重視。

前段時間是西方國家的萬聖節,是他們國家最爲重視的一個節日之一。

在萬聖節這天,西方國家的小朋友們最開心了,在晚上的時候,有小孩子的家庭基本上都會外出遊行,穿着比較恐怖的衣服和麪具挨家挨戶的敲門要糖。

而大人們也會在門口放上好多糖果給小朋友,無論出於什麼原因,這是西方國家的傳統,我們也應該對其尊重。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萬聖節也開始流傳到了中國,很多小朋友也開始過這個節日,但是,有一些家長卻對此覺得並不是很贊同。

在網絡上有這樣一條視頻,一個培訓機構在萬聖節當天組織小朋友們過萬聖節。

但是,這卻遭到一些家長的不滿。

在視頻中,一位男性家長對着老師怒斥:“你們打着我愛祖國,照個橫幅,大家都去點贊。你們把聖誕節、聖誕樹,弄在上面。現在這種正能量的東西,它就是在你們身上敗掉的。

其實,一些培訓機構每逢一些比較盛大的節日的時候,爲了迎合氣氛,確實會置辦一些符合節日氣氛的東西。

只不過,很少有人對此提出異議,也很少有人將此事上升到愛國的基礎上。

而對於這種情況,網友們也衆說紛紜:

支付寶到賬1元:家長是不是有些太激動了?讓孩子接觸各個國家的節日並沒有什麼不好啊?傳統節日孩子不是也過嗎?

我方男粉:人家是一所培訓機構,除了知識也可以給孩子普及別的知識啊?我家孩子上的雙語學校,英語課的時候老師也帶孩子去隔壁班級要糖喫啊,我看孩子們挺開心的,一個個畫的像小鬼似的,沒什麼不好。

愚人節快樂:西方國家的節日也是節日,爲什麼就不能過啊?你媳婦過情人節你怎麼不攔着呢?慫包。

林寒是我小弟:只要不過度宣傳就好,別讓孩子覺得只有西方國家的節日才重視,傳統節日和西方節日過得一樣,也不用太抵制。

軒軒大寶貝:我也覺得這樣重視西方國家的節日有些崇洋媚外,這種心思不支持,再給孩子帶壞了怎麼辦?

其實,拋開種族之間的恩怨來說,各個國家的節日我們其實都可以瞭解的,並不需要上綱上線,將一個小小的節日牽扯到民族大義上。

在孩子心中,萬聖節只是一個小小的節日,也許和端午節、中秋節之類的節日差不多。

而且,最主要的是,孩子如果比較小的話,也只能記住節日的一些特點,比如端午要喫糉子、中秋要喫月餅一樣簡單。

家長可以給孩子普及節日知識,讓孩子瞭解了就可以,沒必要非要阻止孩子學習節日知識。

看完這篇文章,大家對此事有什麼看法呢?你支持孩子過其他國家的節日嗎?歡迎留言討論!

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爲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