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個完整的家庭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講,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完整的母愛與父愛,在孩子心理和身體成長過程中更是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很多缺少父愛與母愛的孩子在心理方和性格方面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此父母給予孩子的不應該僅僅只是物質上的幫助,在精神方面的關懷也不能缺少。

而在這一方面做得極差的典型代表,就有大名鼎鼎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他被譽爲是人類歷史上最聰明的科學家,在物理學方面有着令人矚目的成就,然而在感情和經營家庭生活方面卻一塌糊塗,並且在子女的教育方式上飽受人們的批評。

其實愛因斯坦一生中主要有兩次婚姻,第一次婚姻中,妻子米列娃是他的大學同學,雖然米列娃並非美女,但同樣也是在數學和物理方面有着非凡天賦的女子,兩人因爲有着共同的興趣愛好,所以相識之後很快便墜入了愛河。

兩人在一起後不久便生下了大女兒,可惜不久後大女兒就被診斷出患有母親家族遺傳的先天性精神病,在很小的時候就不幸夭折了,這讓愛因斯坦夫婦倍感傷心。

實際上,愛因斯坦的戀情本就受到父母的反對,因爲米列娃家族很多人都患有先天性精神疾病,並且這種疾病有很大幾率會遺傳到後代身上,這也是愛因斯坦的父母反對他與米列娃在一起的原因。

然而,愛因斯坦卻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與米列娃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婚後兩人的生活甜蜜幸福。之後,米列娃和愛因斯坦又有了兩個可愛的兒子,並取名爲漢斯和愛德華。

不過兩人的婚姻卻沒有持續多久,由於愛因斯坦癡迷於學術研究,並且德國不在適合猶太人定居,所以愛因斯坦無奈之下只能前往美國定居下來,與米列娃整整分居了5年,而在這5年時間裏,愛因斯坦卻喪失了對於婚姻的忠誠,他有着不下於10個情人,而在結婚後,米列娃幾乎放棄了自己的事業與學術研究,一心一意投入到家庭當中,但沒想到還是沒有留住丈夫的心。

之後,愛因斯坦又與自己的堂姐埃爾莎結爲夫妻,但此後兩人卻沒有生下任何一個孩子,而米列娃在愛因斯坦離開後卻沒有再嫁他人,而是選擇將兩個孩子撫養成人。

兩個孩子也很爭氣,一個成爲非常有名的學者,很早就在美國大學裏擔任教授,另一個則在音樂和醫學方面有着超高的天賦,常被人們誇讚最像愛因斯坦。

然而米列娃家族具有先天性精神病的遺傳病史,小兒子愛德華在20歲時被確診了患有精神分裂症,需要在精神病院裏進行長期治療,而此時單親媽媽米列娃的收入也極爲有限,因此愛德華曾多次給自己的父親愛因斯坦寫信,希望他能夠伸出援助之手幫幫自己和母親。

然而愛因斯坦卻對此置之不理,從來沒有給愛德華回信不說,甚至還曾說出後悔讓他來到這個世上的絕情話語從作爲一個父親的方面來講,愛因斯坦顯然是不合格的。

大女兒和小兒子都患有先天性精神疾病,這固然與母親米列娃有很大的關係,但愛因斯坦在小兒子生病時如果能夠給予孩子關心和安慰,那麼愛德華的病症說不定會有所好轉。

事實上,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始終沒有愛因斯坦這個父親的身影出現,愛德華從小就沒有感受到過父愛,生病後他也沒有得到愛因斯坦絲毫的關心和幫助,這讓愛德華對父親更是失望至極。

其實不只是愛因斯坦,很多人都不明白自己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着怎樣的重要角色。父母與孩子之間不僅僅只是撫養與被撫養的關係,而是相互理解、相互關愛的溫馨,無論是缺少母愛還是父愛,孩子的成長過程都勢必會有所缺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