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過一篇分析滴滴旗下打車新品牌花小豬的文章,認爲滴滴推出花小豬是在砸滴滴自己的錢,搶的卻也是自己的市場,即便是爲了彌補運力不足,也有些得不償失。筆者當時則認爲,滴滴力推花小豬打車,主要還是基於自身業務增長的需要和網約車合規化的壓力,但是從前兩天滴滴在花小豬媒體開放日透露的信息來看,可能我們都猜錯了。

既省錢又好玩的花小豬

10月30日,滴滴召開了屬於花小豬品牌的第一個媒體開放日,滴滴出行總裁柳青,以及花小豬品牌的主要負責人全都參加了現場的交流會,足見滴滴對這個開放溝通會還是相當重視的,也是準備借這個機會全面地闡述滴滴推出花小豬的初衷,還有將來的戰略打算,消除社會上的一些疑慮,爲花小豬品牌正名,也爲花小豬的進一步推廣打下基礎。

正如柳青在會後的微博中所言,這是一場歡樂的媒體開放日。既體現在“德雲社”這個代表歡樂的活動場地選擇,也體現在花小豬的定位,年輕羣體、“省錢”和“好玩”。所謂“省錢”,那就是花小豬希望提供比滴滴更加實惠的網約車產品,讓乘客享便宜;而“好玩”,恐怕是指的花小豬社交裂變式的玩法,比如用戶註冊獲得打車優惠之後,可以通過拉來新用戶以及各種互動獲得更多的優惠機會,這與“拼多多”的發展模式非常類似,因此之前也被很多人稱爲是網約車界的“拼多多”,以爲滴滴推花小豬是發力下沉市場。

正是因爲這種“好玩”的模式,也導致花小豬的用戶大多數是90後,形成了事實上面向年輕羣體的結果。畢竟年紀大一些的用戶並不太熱衷於這樣的玩法,享受完第一波的優惠就消停了。當然,如果花小豬真的能夠一直比滴滴便宜10%到15%,相信所有的乘客都會越來越喜歡的。

乘客享受了便宜,真的能增加司機收入嗎?

只是從長遠來看,如果乘客都轉移到花小豬平臺去了,不但對滴滴司機不利,對花小豬的司機來說也不一定是好事。雖然滴滴相關人士在溝通會上也表示,花小豬的司機目前都是滴滴司機,通過低價可以吸引更多的乘客,在平峯時期作爲滴滴司機的收入補充,可以爲司機師傅增收入。但實際上現在很多滴滴司機對花小豬上的收益並不滿意。

首先,花小豬通過低價和補貼吸引來了更多的乘客,也迅速吸引了大量的滴滴司機加入。由於前期對司機的補貼也較多,很多司機確實嚐到了一些甜頭,但隨着花小豬的進一步推廣,平臺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吸引乘客上面,對滴滴司機的不利因素也逐漸顯露出來。比如花小豬實行的是一口價,本來價格就很低,實際行程中司機還要承擔堵車等帶來的時間成本,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綜合下來可能並不賺錢。還有,因爲花小豬和滴滴不是同一個平臺,一些地方的管理部門並不認可花小豬可以使用滴滴的運營資質,平臺和司機都存在被查獲處罰的風險。

其次,雖然花小豬聲稱與滴滴共用一套滴滴池,並在產品內部進行了較大改動,整體運營成本大大降低,但在很多司機算來,其綜合抽成仍然高達20%左右,雖然比滴滴平臺可能要低一些,但在低價的前提之下,司機到手的收入肯定會少一些。這些司機本來就同時在滴滴平臺跑車,簡單的比較之下,當然會覺得花小豬不划算。

當然,如果花小豬真的能夠在平峯期比滴滴平臺單量更多,至少讓司機有點單,不至於空跑,相信司機師傅們還是能夠算得過來這筆賬的。

柳青的另外一層解釋

柳青對於滴滴力推花小豬的解釋,又多了另外一層意思。一方面柳青認可花小豬是爲了滿足一些對低價產品有渴求的用戶,特別是年輕用戶的需要;另外一方面柳青又強調,希望通過花小豬這個新品牌去激活組織,讓滴滴上下感覺到始終創業的激情和熱性。柳青說的你信嗎?

滴滴管理層推出花小豬背後的真實目的,估計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儘管柳青和花小豬的幾位高管已經把前因後果解釋得很清楚了,但筆者還是認爲,滴滴推花小豬難免有轉移合規化壓力的嫌疑。這也是懸在滴滴網約車,以及花小豬打車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甚至會直接影響到滴滴的上市進程。滴滴的競爭對手嘀嗒出行已經準備上市了,要說滴滴不着急也是不現實的。逐漸把無資質的網約車轉移到價格更低的花小豬平臺,既不影響滴滴的總體運力,也能夠有效實現品牌隔離,難道將是滴滴的意外收穫?

此外,增長依然是滴滴力推花小豬的核心訴求。柳青在發言中還透露了一項數據,移動出行的滲透率目前只有3%,未來大有可爲。而在年初的內部戰略分析會上,程維提出了“0188”的三年目標,3年內實現全球每天服務1億訂單,國內全出行滲透率8%,以及全球服務用戶MAU超8億。顯然,增長將是滴滴今後三年追求的重點目標。

如今滴滴網約車在用戶增長和營收規模上都遇到了瓶頸,而代表下沉市場和年輕羣體的花小豬打車,以及滴滴最近大力支持的價格更低滴滴特惠、青菜拼車等,都將是增長的希望所在。這麼多年過去了,滴滴曾經用來打敗競爭對手、主導網約車市場的優惠和補貼,依然是佔領市場的不二法寶,尤其是最近哈囉出行也宣佈將入局網約車市場,對網約車乘客和司機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滴滴“砸錢”的動作暫時還停不下來,這對滴滴司機而言,或許也算是個利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