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在職時酒局多少,當你退休之後,大小酒局還是不約而至。初期,如單位領導安排爲你送行,祝賀光榮退休、安全着陸;關係不錯的一些單位同事,約你一起敘敘舊情,溝通一些內幕,分享一起共事遇到的酸甜苦辣;你曾經幫助過、爲他們辦過事的親朋好友,也會藉此機會,表示一下感謝、作一個交代;等等,酒局自然是他們安排和買單。這些都是人之常情,受之無愧。

但之後的酒局就該注意了。

一是“多加雙筷子”的酒局。

這是退休之後時常遇到的情況:某位領導、同事或朋友安排了酒局,因爲約定的客人中有人臨時有事不能到場,出現空座顯得場面冷清和淡薄。於是便聯繫附近熟悉、多日未見、又能說上話的原同事或朋友湊桌,反正一個是趕着、兩個也是放着,多雙筷子並不增加消費,還節約了飯菜,增進了感情和了解。

這樣的安排對主人來說確實是兩全其美,作爲受邀者應當感激和領情。但這樣的“補丁”酒局,偶爾參加尚可,經常性的有約必至就顯得有失體面。

其一,酒桌上的客人多不熟悉,年齡職務也不詳,傳統的座次禮讓常常出現尷尬,有時讓主人也爲難。

其二,缺乏共同語言,交流溝通不暢,退休之人往往被人輕視,遇主賓有重要業務洽談或私密協商,自己坐也不是走也不是,進退兩難。

其三,遇客人酒風不正,或對在場女性言語不雅,或酗酒過量引發事故,自己很難收場脫身,有時難辭其咎。

因此,類似加雙筷子、湊桌、打補丁的酒局,有你不多、無你不少,還是儘量找理由推辭爲好。

二是輪流坐樁或AA制的酒局。

退休之後,不錯的同事朋友經常聚聚,一月一次或一季度一次,未嘗不可。但長此以往便出現一個問題:酒局由誰買單。於是,有人提議並經過協商一致,實行輪流坐樁或飯後結賬AA制。

經過一段時間的皆大歡喜和相安無事之後,總有人漸漸感覺不適應,經不起來回折騰。

其一,過去多是公款消費,別人招待侍候,自己坐享喫喝清談。習慣成自然了,乍一改變,不管是心理上還是行爲表現上,一時很難適應。

其二,熟人熟語,頻繁見面,並無多少新鮮話題,最關心的單位人事調整、某些人的隱私趣聞也變得陌生和無味。即使國際國內大事,因爲都有手機上網,也無非是你說了,我再重複或補充一下,只有先後之別,並無多少新意。

其三,退休了,沒有了獎金提成、工作補助、人情紅包及小恩小賄等灰色收入,個人私房錢、小金庫也變得憋屈和羞澀,常常捉襟見肘。特別是工資卡多被老婆掌握,花一分錢也要報賬審批,孤朋狗友般的耍酒費用,女人尤其反感,是萬萬不能報銷的。

可見,這類酒局不蚩於自尋煩惱,不如適可而止、及早“退羣”。

三是偶爾遇到或主動“碰磁”的酒局。

過去在職時,有時閒來無事,習慣性酒癮發作,常有主動蹭酒局的時候:發現飯前哪個辦公室有人湊堆兒,疑似有局兒,便沒事找事,或在門前、或到酒店附近轉悠,類似游魚待鉤。起初別人還不懷疑,順便邀約一起,於是正中自己下懷,不禁暗自竊喜,滿足了自尊心。久而久之,總有人發現貓膩,引出私下議論,冠以“打撈局長”綽號,終於不被人待見。人一旦到了這種地步,即使退下來了,人家再有酒局也唯恐避之不及。

還有一種情況純屬偶然。有時無意間會遇到朋友、同事或別的熟人安排的酒局,礙於面子,人家自然是禮讓一下,真心還是假意一時難辨。這類酒局,特別是關係不是特別密切的人安排的,最好不要參與,找個理由走開。因爲但逢設局請客,一定有其目的,局外人蔘與有時會給主人帶來不便,顯得尷尬。而有時被請者把自己的熟人朋友帶進酒局,桌上再有幾個生面孔,氣氛也大不一樣。

總之,人在退休之後,應當多參加一些文體娛樂或旅遊活動,調理好飲食營養和家庭生活,把在職時的“酒精”從身體中逐漸排出來,而不是繼續攝入。爲了身體健康和晚年幸福,主動和被動的酒局,還是少參與或不參與爲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