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睛就到了11月,又到了一年一度大盤點的開始。

對於2020年的國產劇來說,可謂是開了個好頭,結局卻是一言難盡。

這個好頭依賴於疫情影響下,無處可去,於是全國人民都成了宅男宅女,無論什麼樣的電視劇都可以成爲消耗時間的法寶。

雖然良莠不齊,甚至爛劇一部接一部,可是奈何市場就像是方圓百里只有這麼幾家難喫又難看的飯店一樣,因爲你本身就挑無可挑,沒有選擇的權利。

所以,對於魔幻的2020年來說,盤點這一年的電視劇市場,似乎總覺得不是那麼公平。

而就在十月,一檔討論演技卻因爲四大評委頻繁“吵架”而屢次登上熱搜的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再度刷屏出圈,其中,最有名的一條熱搜則是來自於“中年女演員的無戲可怕”和“中年女演員的尷尬”。

討論這個話題似乎和今年的電視劇市場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哪怕是小花們霸屏談戀愛的無腦電視劇一部接一部地開播,但是最終都是因爲劇中作爲配角的中年女演員的精湛演技和話題而帶火了一部接一部的爛劇。

這些中年女演員以陳數爲代表,憑藉一己之力,挽救爛劇於水火之中,好歹也是被罵出圈了。總比那些悄無聲息開播又毫無波瀾的撲街劇要強一個檔次。

然而,當陳數這樣爲代表的中年女演員們作爲配角在劇中大放光彩,秒殺小花女主角的時候,她們作爲女主角乃至羣像女主角的戲份出現的時候,卻往往又讓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今年高開低走的中年女演員羣戲——《不完美的她》、《白色月光》,還有《誰說我結不了婚》。

雖然前兩部以網劇的形式播出,可是陣容卻是近幾年不可多得的頂配。

《不完美的她》以獨立女性爲視角,講述了林緒之憑藉心中的愛與光亮,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守護希望,溫暖治癒、感動人心的女性“自我救贖”的故事。

《白色月光》講述了職場女強人張一偶然發現了全職老公張鑫疑似出軌,隨之引發了步步勘破出軌真相的“婚姻無間道”。

前者由周迅+惠英紅+趙雅芝的兩岸三地最頂級女演員主演,定位都市女性劇。

後者是近幾年大火的劉敏濤和實力派小宋佳主演。兩部劇都堪稱不可多得的最優質女演員陣容,有意思的是黃覺都參演。

可是,再看看兩劇的評分,《白色月光》從最初的豆瓣7.1分降到了如今6.6分,《不完美的她》從豆瓣6.4分降到了如今的6.3分。

這樣的超級陣容最終以剛剛及格的分數收場,可以說是完全不及格的表現。

再看看《誰說我結不了婚》,豆瓣評分停留在6.9分。

依然是事業有成女性卻遭遇糟糕家庭的故事。

三部劇都有一個共同點——女性標籤下的婚姻故事。

可是,這些打着女性標籤的劇,最終卻遭遇了絕大部分網友的負評——

請不要再以關注女性的名義踩女性啦!明明就在抹黑單身獨立女性。

針對三部劇,網友的評分指出——

《不完美的她》:一部深刻動人的社會批判劇,被改成了狗血溫吞的家庭倫理劇。白瞎了逆天的演員陣容。最大的問題是視角選擇和故事展開,日版圍繞着孩子,抽絲剝繭地揭示出虐童、棄童現象,懸疑感與情緒渲染力俱佳。這版一開始就讓孩子的“家人”猙獰示人,並讓周迅那個角色找起了媽媽?

《誰說我結不了婚》:就不能讓女人真心就想獨身麼?那個演凱文的是不是看古惑仔電影看多了?一點點點演的都不像律師。律師要是像他這麼浮誇,不早就讓人打死了?

更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國產大陸劇缺乏細膩敘事的土壤!

縱觀《白色月光》和《不完美的她》,其實都是很好的IP,但是國產劇似乎有一個通病,改編或翻拍往往是水土不服,出力不討好(雖然她們並不完全承認是改編,總是標榜自己纔是原創)。

可是,現在看來,影視劇市場不是沒有給過中年女演員機會,可是再看看她們的表現,似乎一切就釋然了。

當觀衆和網友總是一味地責怪小鮮肉和小花們挾流量擾亂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的時候,其實,這些中花們也並沒有給觀衆和網友帶來多少和多大的驚豔啊!

從《不完美的她》到《白色月光》,再到《誰說我結不了婚》,彷彿中國女人的世界就只有老公和孩子,離開老公和孩子,她們就真的活不了了。那些天天喊着“我什麼都可以放棄,就是放不下身上掉下來的肉”,口口聲聲把孩子看成生命一切的女性,根本就獨立不了,所以,她們失敗的理由依然是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家庭,自己最後什麼也沒有得到。

可是,我想問問,這不是你們自己的選擇嗎?

網友“柯妍氏”評論《白色月光》:女性在職場和家庭之間的鐘擺,始終搖晃,從未真正平衡。這部劇用一張懸疑的皮,揭開的是當代女性生存現狀。就算那些看似有着完美家庭的女人,背後的辛苦也往往不爲人道。

“這劇“太討厭”了。從一開始就營造出了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氛圍,我都打好了傘關好了窗,滿心等待着一場保衛家庭的大型好戲上演,結果雨就是不下。”

不同於《小歡喜》講述三個中年家庭和高考生的故事,這三部劇都是女性羣戲,定位女性“自我救贖”的故事,可是正如網友評價,“人設根本立不住”,“故事是個好故事,拍攝差,編劇涉嫌抄襲”、“故作高級”。

在當下,城市中產的生活越發成爲今天影視劇關注的重點,主打“女頻”的作品越來越多。不論是《二十不惑》《三十而已》這種以販賣年齡焦慮爲切入點的作品,還是《歡樂頌》《我的前半生》這種以女性奮鬥和女性成長爲主題的作品,都可以引發廣泛的社會討論。

有評論指出,相較於電影,電視劇和網劇對時代心態的把握可以說是更爲迅速和直接的,針對女性觀衆的電視劇開始強調女性主義關懷,反映出中國城市女性的消費力和話語權的上升。但另外一方面,在這些電視劇的敘事中,也不難發現一個殘酷的現實: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對於女性來說,愛情和家庭依然是生活的主戰場。

那麼,獨立的現代單身女性走進婚姻之後,會遭遇什麼樣的狀況,面對新的婚姻觀念與傳統倫理,女性又該如何自處,不同的影視劇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但是,最終講述女性的困境依然只是來自於家庭和事業的對立,依然演的是鬥小三、撕X、幾個中年女人搶一個男人的劇情。

還有就是國產女性題材劇在選角上的毛病依然突出。有時候不是演員本身不符合角色定位,也不是沒有演技,而是選角失敗,演技尷尬(尷尬並不是演技不好,只是演的沒有代入感和共情能力)。

就如《白色月光》和《不完美的她》,一方面是給人故作高級的感覺,模仿的痕跡太明顯,另一方面就是演員選角的問題,俞恩泰完全不適合這個角色,太陰柔,毫無男性魅力,和宋佳也毫無CP感,和劉敏濤就更不合適了。

看着劇中的楊雁摟着張鑫撒嬌說“不要離開我”,真的是尷尬至極。

宋佳演張一本來挺合適,但和俞恩泰的夫妻戲,和笑笑的母女戲都很假,不像妻子,不像媽媽,反觀《三十而已》裏童瑤的顧佳,作爲妻子和媽媽的戲真實太多。整體這部戲的人都不討人喜歡,連那個律師每次說話不動上嘴脣的那個樣子都讓人看了抓狂。

而如果真的如網友臆想的《淑女的品格》真的拍出來,估計又會有很多吐槽。

雖然近幾年,關於女性題材的電視劇在增多,今年大火的《二十不惑》、《三十而已》,都在倡導女性要勇敢活出自我、要獨立,可是,女性角色的標籤化和附屬於男性角色的產品化,依然牢牢地在影視劇市場成爲顛撲不破的真理和真相。

還有一個不忽視的現象就是以40歲左右年紀依然要靠十級濾鏡出演18歲少女的少婦們,“她們霸佔着丫頭的位置不放,真正年輕的丫頭沒有機會”。

那麼,國產劇真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女性獨立自我意識的好劇嗎?

其實如今回頭再看2004年播出的《好想好想談戀愛》,很多網友感慨:“這劇播得太早了,10年以後播出會大火。”

蔣雯麗、梁靜、羅海瓊、那英四個性格各異、工作不同的不婚主義者結成的死黨,互相分享着彼此的愛戀,安慰着彼此的傷痛,得到了屬於自己的那份幸福。

豆瓣評分至今保持在8.2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像極了經典美劇《傲骨賢妻》,而該劇也可以說是美國近十年來最優秀的律政劇和政治劇之一,不僅展現了當代女性勇於參與社會進程的面貌,還將她們的處境與美國政治生活深刻連接在一起。對於艾麗西婭,婚姻遭遇到背叛固然難以承受,更重要的是她能夠利用理性解決問題,並在痛苦中實現個人價值。

國產劇想要表達這樣的價值卻又總是表達不好,原因一方面在於審覈的度,更重要的卻是整個社會對於女性的偏見和父權意識形態下女性所面臨的結構性不公依然根深蒂固。

一個女性冠名權就足以讓打翻田園女權的人設,最終依然是網上吵得熱火朝天,女人義憤填膺,可是依然改變不了現實。

不是市場不給中年女演員機會,也不是流量小花搶佔了太多的資源,說到底還是演技撐不起劇情,劇情是爲演技服務的,而不是演技要硬撐劇情。太爛的劇情,哪怕集齊網友呼聲最高的袁泉、陳數、俞飛鴻、曾黎主演的《淑女的品格》依然會撲街。

不要說市場沒有給中年女演員機會了,看看這三部和16年前的《好想好想談戀愛》,不知道是該慶幸還是該嘆息。

羿雲天,鄭州市作協會員,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自閉症療育師,自媒體主編。原名徐亨福,生於蘭州,現居鄭州。專注婚姻家庭、時事熱點、影視評論原創作者。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雲天;微信公衆號:羿雲天說(ID:yiyuntianshuo)。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