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嘉誠跟李澤鉅父子一起在救市,今年以來他們至少花了幾十億回購了自己長實集團的股份。目前長實的市值已經暴跌到了1300多億,2018年以來,長實的市值已經跌了1倍,蒸發了1千多億。

除了長實之外,另外一家旗艦公司長江和記實業市值也是一路暴跌,僅僅是今年蒸發就接近1倍了。目前長江和記實業的市值也只有1800多億,也蒸發了1千多億。

長江基建的市值也從巔峯的1500多億,跌到了目前的1千億左右,也蒸發了500多億。電能實業的市值也從1300多億,跌到了目前的800多億,也是蒸發了500多億。也就是說僅僅是4大公司,總計市值就蒸發了4千億。李嘉誠父子的身價也蒸發了上千億,這讓他們丟掉了香港首富的寶座。

看到如今的情況,再反過來看幾年之前,李嘉誠的分家,突然你就會覺得李澤楷真的是太聰明瞭。爲何這麼說呢?2012年李嘉誠宣佈分家,並且在2015年完成了最終的分家,他自己也在2018年正式退休。

李嘉誠的分家安排是把李澤楷持有的三分之一家族信託基金權益過戶給李澤鉅,連同自己持有的三分之一家族信託基金的權益也留給了李澤鉅。這樣李澤鉅就持有全部的家族信託基金的權益。同時李嘉誠把自己控制的全部長和系22家上市公司都交給了李澤鉅。李澤楷獲得的只是全部的現金資產。

李澤楷具體獲得多少現金資產,李嘉誠沒有說,他只是說比我們想象的多很多。不過很多人認爲這樣分家不公平,因爲李澤楷繼承的資產只是高達數千億,李澤楷獲得的現金肯定沒有幾千億這麼多,最多也是不超過1千億。

當時李嘉誠說了一句話,他說如果李澤楷覺得不滿意,隨時可以跟李澤鉅換。不過李澤楷卻說,父親怎麼安排都好,自己肯定是聽從父親的安排,很多人都認爲李澤楷太傻了,爲何不跟哥哥交換呢?

不過如今看來李澤楷太聰明瞭。如果當時李澤楷選擇了生意,那麼現在就會陷入困境了,相反他選擇了現金,拿着現金去做自己的生意,現在發展的是如火如荼,單單是最近李澤楷就有兩家公司上市了。同時李澤楷在富衛保險已經發展成爲東南亞最大的保險公司,總計資產高達1500億,並且計劃在明年要上市了。

李澤楷目前的身家保守估計已經超過了400億美元,已經超過了哥哥李澤鉅的300億美元。2012年李嘉誠爲了後人順利接班,開始做了一系列的安排。他開始賣掉不少的資產,同時大舉去英國抄底。李嘉誠爲何要這麼做呢?

因爲當時在英國,他有機會可以投資到很多的電力、能源這樣的生意,說白了這樣的生意是非常穩健的生意,幾乎是只賺不賠的。地產市場充滿了不確定性,爲了降低後人接班的風險跟難度,於是李嘉誠自己就提前做好安排。

從2012年到2018年,李嘉誠已經在英國佈局了4千億的資產。同時在歐洲其他地方還有2千億的資產。顯然李嘉誠這樣的佈局,李澤楷是不好看的。李澤楷早就喫過一次虧。當年他錯賣騰訊,導致損失了一筆1千億美元的財富。

這樣的錯誤李澤楷肯定不會再犯錯了。因此2012年李嘉誠的一系列策略,李澤楷是不看好的。不過李澤楷沒有說,只是默默走自己的策略。於是在分家中,即使他有機會獲得更多的資產,他還是放棄了。因爲李澤楷知道父親的策略錯誤了,早晚都是會出事了。

果然李澤楷判斷得沒有錯,一場疫情讓李嘉誠的錯誤提前爆發。先是去年400多億的連鎖酒吧無法經營,出現了大面積的虧損跟裁員。同時加拿大的赫斯基能源也不停虧損。另外英國消費市場大幅度下降,導致英國生意營收不斷減少。

今年上半年長江和記的營收大跌一半,從而導致全系市值暴跌4千億,李澤鉅是損失慘重。爲了挽回敗局,李澤鉅不得不在最近賣掉了赫斯基能源。1986年李嘉誠花了32億收購了加拿大赫斯基能源,這筆投資被譽爲李嘉誠一生最成功的投資。不過今年以來,全球石油市場不斷暴跌,赫斯基能源也一直在虧損。

過去赫斯基能源一直是長江和記的現金奶牛。如今卻陷入了虧損,爲了挽回敗局,李澤鉅不得不賣掉這家公司,售價是29億美元,這比巔峯的時候估值低了接近200億美元。這等於李澤鉅父子是大虧200億美元了。

另外他們目前在英國的資產縮水也十分嚴重,4千億的資產估計現在估值至少要跌掉上千億了。最近英國又宣佈了進入了緊急狀態,多個城市的酒吧、餐館等等都進入停業狀況,英國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未來到底情況怎麼樣,誰也說不清楚。如果時間持續更長,長和在英國的生意影響將更大。

李澤楷最近幾年一直在走跟哥哥李澤鉅不一樣的路子。李澤鉅接班之後,依然走父親的舊路子,沒有改變父親的思路。李澤楷卻一直完全不一樣,他10年之前先去東南亞投資保險生意,過去幾年他也一直在尋找機會回來發展,目前李澤楷的富衛保險一直在積極申請牌照,希望可以進入內地市場。李澤楷不會重蹈20年之前的覆轍。

李澤楷早就看到了現在的情況,於是他才放棄了跟哥哥交換的機會。其實從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出,李澤鉅的能力遠遠不如李澤楷。如果李澤鉅能力強,早就應該勸說李嘉誠不要如此佈局,或者在接班之後打破李嘉誠的佈局,而不是繼續按照父親的思路,增加在英國等國家的投資。如今李澤鉅估計也是後悔了,只是現在他在英國的投資已經被深深套牢了,估計想要找接盤的人也不容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