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心裏,開貨車是謀生的手段,長時間開車總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但貨車司機譚凱拉並不這樣認爲,在他心裏開貨車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晚上加班開車‘耍’去咯!”每當別人想着如何娛樂放鬆時,譚凱拉卻經常在晚飯後嘴巴一抹,準備出門繼續幹活。

“你這一‘耍’,怕是又要幾個小時啦!”妻子雖然嘴上責備,行動上卻很支持。一邊給他備水、拿衣,一邊告訴我們:“沒辦法,貨多要趕時間,他就是個操心命。”

進入公司10年來,不管怎麼忙,譚凱拉始終堅持着一個雷打不動的習慣,那就是上車前,必定繞車一週,檢查後視鏡、輪胎、油箱等,確定車輛無異常後纔開始工作。在他看來,行車安全高於一切。

拉貨上車、過磅、運輸、卸貨、回程、再過磅,一趟運輸纔算順利完成。一趟一趟、日復一日,譚凱拉如何堅持?他坦言,偶爾也會覺得辛苦,但因爲喜歡,所以能夠堅持。

他熱愛這份工作,也熱愛所在的集體。在他看來,做好這份工作既是一份光榮的責任,又是人生快樂的源泉。每當疲倦時,他會走下車來到河邊,看看花草,看看奔湧向前的江水。在大自然的美景裏,放鬆舒暢心情。

“從進公司開始,他就有很強的主人翁意識,責任心特別強,一直任勞任怨。”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譚凱拉褒獎有加。他告訴我們,自24歲進入公司,10年裏,譚凱拉已經行駛了110萬公里,創造了連續9年安全行車無事故的紀錄。心態平和,不急不躁,膽大心細,禮讓爲先,都是譚凱拉平安路上的“法寶”。

2017年,湘潭遭遇百年罕見的洪澇災害。災情就是命令,對於退伍軍人譚凱拉而言,得知要加入抗洪搶險隊伍,立即熱血沸騰。當時,他的任務是運輸鋼渣到指定地點,防止河水倒灌。

時間緊,任務重,他和同事開着重型載貨車,拉着近40噸的鋼渣,在照明不足且並不寬闊的河堤上行駛,最窄處還有翻入江中的危險。由於災情緊急,他和同事們24小時在河堤上待命,這一待就是六天六夜,直到險情解除才安心回家,毫無怨言。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交通運輸部、公安部、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主辦的“全國最美貨車司機”活動中,譚凱拉成爲湘潭唯一一位獲此殊榮的貨車司機。問其感想,他說:因爲責任,手中的方向盤越來越穩;因爲使命,腳下的路程更加堅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