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琪峰在某次采访中曾说过:“你可以视黑社会为中国人的耻辱,但也可以将它当成文化或者历史的组成部分”

的确,作为内地的导演,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拍出真正的黑社会样貌,或许,会有刘华强这样拿着砍刀满大街砍人的人物,但刘华强和他的马仔,充其量只能算是危害社会的罪犯,根本不能纳入黑社会的行列。

所以,中国香港导演对于黑社会文化的认识,要比内地的导演深刻得多,一是因为他们有黑社会现实发展的土壤,二是因为他们拥有黑社会差不多三百多年的文化历史。

从反清复明为宗旨发展而来的黑社会,已然成功地利用现代商业作为伪装实现转型,但那些本应该属于规则和规矩的传统,早已被利益所取代,所以,黑社会的土崩瓦解既有外部的因素,也有内部的因素。

如果,让我选择一部描述黑社会类型的电影,我会首推杜琪峰执导的《黑社会》系列,当然,要两部连着看,还有要去看原版的,这样,才能在稀释掉道德和法律绑架的基础上,了解到一个比较真实的黑社会。

第一部《黑社会》,有100分钟和80多分钟两个版本,即便是未删减版,在香港上映的时候,还是被划归到了三级的行列,但对于杜琪峰来说,自己的电影能够上映就已经算是胜利,至于如何去定义他的这两部电影,就看观众自己的理解。

如果说,第一部《黑社会》更加偏向于文雅交锋的风格,那么,第二部《以和为贵》则直接撕下伪善的面具,拥抱着最纯粹的暴力。

暴力是为了掩盖恐惧,而恐惧的背后,则是日渐被社会大环境吞并的黑社会文化。这种吞并,其实也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但当那些江湖道义和规则秩序,本能够与时俱进地成为一种可以持续的文化时,黑社会大多数人却视而不见的选择了利益厮杀,这或许也就是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核心之一。

《黑社会》以“和联胜”元老商讨下一届话事人为开始,而大D和阿乐是两个主要的竞争对手。

大D有钱有人,且实力雄厚,虽然心狠手辣,却都是放在明面上的,而阿乐势力薄弱,所以总在隐忍,且总是以一副和事佬的身份收买人心,但只要触碰到自身的利益时,却能够以最凶狠的方式对待敌人,而且还是背地里的那种阴险。

对于话事人的选举,其实,最有话语权的邓伯早已心中有数,他选择阿乐,且胁迫其他元老也选择阿乐。明面上是为了保持实力的平衡,其实更重要的,还是为了能很好地控制双方,平衡只是托词,不想放权才是重点。

因此,大D开始跳出来公开反对,而代表话事人权威的龙头棍,也就成为了两人争夺的目标,《黑社会》的故事便由此展开。龙头棍只是一种象征,黑社会文化的土崩瓦解才是表现的重点,而当每个人像野狗一样厮杀时,其实,也就早已注定了被时代玩弄的下场。

这并非是一部独角戏的电影,而是一部展示黑社会内部权力争斗的群戏,如果单纯地只看《黑社会》是无法了解争斗的全貌,必须将《黑社会》和《以和为贵》两部完整观看才可以进行分析。

以邓伯为首的元老,虽然具有资历,却正在渐渐失去控制力,在后辈大哥的不断挑战中,想方设法地要保持绝对的传统和权威;以大D和阿乐为首的大哥,在利益的追逐中扩充着自己的势力,也在膨胀着自己的野心,他们已然拥有了钱财的累积,所以,急需要名气的装饰;而以吉米、东莞仔、飞机为首的新一辈,此时早已无法透彻理解整个帮派存在的意义,而这种迷茫和不知所措,让他们或是只为自己利益争取,比如吉米,或是成为大哥的替罪羊,比如东莞仔和飞机。

杜琪峰在第一部中的叙事风格算是克制的,在任达华饰演的阿乐没有砸死梁家辉饰演的大D之前,还一直让观众对于黑社会努力维护传统抱有某种幻想,想象着这样一位深谋远虑且能够忍让的新话事人阿乐,能够带领着社团继续发展。

可在结尾突然急转,当石头一下一下地砸在大D的脑袋上时,我也明白了黑社会不能与社会发展共存的主要原因,那就是他们早已失去了对于规则和规矩的敬畏,而这个原因,也是第二部《以和为贵》中的叙事主调。

所有人都在相互猜忌,所有人都在发泄暴力,一切阴暗和残忍都统统摆在了明面上,所谓的规则和规矩,也只不过是为了收拢权力的手段,所谓的义气和道义,只不过是为了利益暂时苟合的策略,冠冕堂皇的背后是连篇的谎话,笑容的背后是正在拔出的利刃,第一部里表面一团和气的社团,在第二部里彻底露出了獠牙。

想一想,能够取《以和为贵》这个名字,也是够可以的,电影讲述的是尔虞我诈,标题却弄出了个和气生财,是不是颇具讽刺意味?

我并不想太过多地谈论这两部电影里的政治隐喻,因为,社会的发展总是以大环境的稳定为前提,所以,即便允许黑社会存在,也会在长期的稀释中瓦解掉他们,即便黑社会中有些人坚守规矩和规则,但这个庞大的体量倘若一直存在,对于社会而言,也是一种不稳定的因素。

所以,尤勇饰演的石总队长这个角色,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评判他,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和趋势,没有石总队长,或许还会有其他的队长出现,利用黑社会达到瓦解黑社会的目的。

杜琪峰拍摄这两部电影,只是在阐述一个曾经存在过的事实而已,没有对错的评判,也没有善恶的区分,他只是告诉观众,在中国香港的那片土地上,曾经有过黑社会文化的出现,然后,这种文化又慢慢的沉寂直到消失,这是历史的必然。

写实的风格,低沉的氛围,昏暗的光影,凌厉的节奏,杜琪峰用两部《黑社会》盘点了某种文化的消亡。

有人会把这部电影看作是中国版的《教父》,但我觉得,中国香港不是美国,邓伯不是维托,大D不是桑尼,阿乐不是弗雷德,吉米不是迈克,社会环境不同自然文化背景也不同,其中,对于那个时候的香港黑社会,生存才是目的,利益才是主导,至于传统的继承,那就不是考虑的问题了。

江湖是什么?不好意思,已经没有讲究道义和规矩的江湖了,只剩下全是利益和世故的江湖了。

这样看来,《黑社会》系列似乎也是对于当下整个社会的某种预测,杜琪峰真是个高明的导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