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就到11月份了,口罩已經伴隨了我們整整十個月,隨着秋冬流感季的到來,我們不禁要問,今年春節期間,新冠疫情會再次爆發嗎?9月19日,張文宏醫生在一次演講中指出,國內出現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

根據張文宏醫生的判斷,就算我國目前對於新冠疫情采取高壓圍堵的措施,但是作爲一個擁有960萬平方公里,14億人口的大國,我們很難避免疫情在今年的秋冬季節死灰復燃。

我們應該和全世界一樣,做好與病毒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至於是在什麼時候爆發,沒有人能夠做出預判,可能在年前,也有可能在春節時期。今年的春節我們也一定不能掉以輕心。

爲什麼病毒可能在春節期間爆發呢?

首先,隨着我們對於新冠病毒的研究的深入,我們對他逐漸瞭解,我們發現新冠病毒是一個怕熱不怕冷的存在,在炎炎夏季他變得異常低調,而到了秋冬季他變得異常活躍,這意味着它的傳播能力,相較於夏天的時候將更強。基於這種認知,病毒很有可能在冬季,天氣比較寒冷的情況下,死灰復燃,形成一波疫情。

其次,現在的世界是一個密不可分的地球村,航空器的發明使得地球上的人們的接觸變得史無前例的密切,然而,正是這種全球化的浪潮,使得目前的疫情變得難以控制。

正所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目前儘管我國的疫情仍然控制得相當好,但是整個西方世界已經亂成一鍋粥,隨着疫情的強勢反彈,法國已經宣佈第二輪的封城,德國,英國等西歐國家都已經迎來了第二波疫情。

而美國的情況更糟,在北京時間10月31號這天,我們都無法預測美國總統大選和美國疫情確診人數破千萬這兩件大事到底哪一個先來,要知道美國總統大選就在11月3號。

而我國的鄰居,印度的疫情也不容小視,印度的確診人數上升的速度極快,唯一的懸念就是印度能不能在2020年年內守住1000萬確診人員的心理關口。

現在的世界是緊密相連的一個整體,各國的經濟犬牙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種錯綜複雜的關係,給了病毒跨國傳播最好的媒介。我們現在抗疫的首要任務就是守住國門,不容有失。

其次,病毒鑽空子的能力實在太強,防不勝防。在北京新發地的疫情爆發之前,誰又能想到通過冷鏈運輸的冰鮮食品會成爲病毒寄生的溫牀呢?

目前我們對於病毒的瞭解還不夠,許多的時候,面對病毒咄咄逼人的攻勢人類只能被動防守,見招拆招,所以沒有人能夠保證病毒不利用其他我們沒有能夠提前預見到的方式進入我們的生活。

再者,從目前喀什地區的疫情來看,在我們的社會中,可能還潛伏着一些無症狀患者。無症狀者如果沒有被及時發現的話,將會帶來巨大的傳播風險,隨着時間的推移,幾乎可以肯定會出現有症狀感染者。

有許多朋友認爲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力似乎不像有症狀者那麼強,這絕對是一個錯誤的看法,根據張文宏醫生的說法世界上50%的病例就是由無症狀感染者傳播的,整個社會上的傳播無症狀感染者和有症狀感染者各佔一半。

也就是說,無論是無症狀還是有症狀,對於我們來說,都要進行全面的控制。但是病毒實在是太狡猾,無症狀者的狀態和正常人一模一樣,根本不可能想到自己已經被感染,所以在無症狀者的防控上確實非常的難,我們很難保證百密而無一疏。

而春節期間的春運,大量人口的大規模集中遷移,給病毒提供了傳播的最好的機遇,對於我們的防控出了一個極大的難題,基於此春節期間暴發疫情這種情況還是有一定的概率的。

所以面對新冠病毒這個敵人我們要做好打硬仗,打持久仗的準備,今後就算有了疫苗,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謹防病毒變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