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交通场站开发运营有限公司11月2日发布《昆明市综合交通国际枢纽项目智能化系统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招标公告 》。计划投资6000万元,在位于菊花村的昆明市综合交通国际枢纽项目建设一套高效、先进、可扩展的智能化系统,以实现对多功能城市综合体的管理与运营。

据了解,工程计划今年12月30日开工,2022年12月30日完工,将建成昆明主城区新一代具有智能化的交通客运枢纽。

实现对多功能城市综合体管理与运营

昆明市综合交通国际枢纽项目作为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是昆明市加快“区域性国际交通枢纽”的重要支撑,也是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和TOD(是以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在实践中,主要体现为以轨道交通枢纽为核心,融合商业、居住等多种功能的城市区域或综合体)开发试点的重要举措。

项目位于昆明市官渡区菊花村,结合两个地铁站(轨道4、6 号线)和一个大型公交换乘枢纽,以TOD 上盖开发的方式整体打造为一座城市地标综合体,全面提升城市功能。

昆明市综合交通国际枢纽项目效果图

项目建成后主要实现昆明主城区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滇中新区)、昆明火车南站(呈贡)两个外向型国际枢纽的公共交通换乘联系功能,航空、高铁带来的人流将通过该枢纽实现与昆明都市核心区及其他远郊区县的快速集散;同时具备交通疏解、公交客运、社会停车、旅游集散以及商务办公、休闲购物、居住等多种功能。

项目主要由地下设备、停车库、交通换乘中心以及地上商业裙房、高层办公楼、SOHO、酒店、住宅和相应的配套设施组成。总建筑面积608816.91平方米。

5大建设目标

为此,昆明交通场站开发运营有限公司发布了此次招标公告,提出项目建设满足以大型交通枢纽项目安全运营为目标,体现各业态的安全管理特性,并能为公安、交警提供信息接口,实现安全部门对交通枢纽交通情况的监管。

区位图

1、通过建设为项目后期的高效运营提供符合业态运营特点的信息化管理手段。项目有良好BIM基础,项目运营应能充分应用BIM技术提高项目运营效果。2、项目建设以绿色运营为目标,通过智慧化系统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3、项目建设能实现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作为“区域性国际交通枢纽”,智能化系统能与公交、地铁系统互通,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智能化系统设计充分考虑项目后期的运营业务,具备通过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提供投资回收途径的手段。4、项目建设指挥中心、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为运营提供高效、快速的调度指挥手段,有较好扩展性。能承载智能化系统运营的调度,承载多业态运营的调度,以及未来可承载城市级静态调度指挥中心的业务。5、智能化系统能不断根据项目运营管理的持续改进进行功能、性能持续迭代升级,满足使用需求。

涉及20项管理系统

本次昆明市综合交通国际枢纽项目智能化系统招标内容包含但不限于:

1、智能化系统、网络系统(承载所有信息弱电系统视频、数据、电视、电话等各系统的网络连接)、数据中心系统(含机房建设、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平台、物联网平台)、指挥中心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门禁管理系统、智能巡更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客流统计系统、停车管理系统、物业管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背景音乐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采购及施工;2、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电梯运行系统、暖通空调系统、消防管理系统、BIM、公交、地铁等系統的集成。

智慧停车

除满足传统停车需求以外,这个大型客运交通枢纽要求停车管理系统还需具备稳定、可靠、高效的特点,以方便市民。

1、收费电子化、少人化:提供感应支付、电子扫码支付等多种方式,实现停车收费的电子化,降低现金管理成本和收费员人工成本,提高车辆通行速度和通行体验,为无人值守提供稳定、可靠的硬件条件; 2、停车场管理精细化:满足各业态运营管理的要求。3、泊车系统化:通过信息发布屏幕和车位引导屏,缩短驾驶员寻找停车位所需的时间,对不熟悉城区内停车场的驾驶员提供导向服务。减少驾驶员为寻找停车位而产生的车辆绕行、巡游交通量,从而改善城区周边地区的交通状况。4、资源最大化:通过合理管控车位信息,提高停车场车位的有效、合理使用率。5、停车管理系统需接入昆明市智慧停车信息平台。

目前,昆明市综合交通国际枢纽正在建设中。今年6月份,昆明市重点工程建设办公室发布了“昆明市综合交通国际枢纽建设项目附属工程菊华立交二环匝道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招标公告 ”,计划投资7700万元,在昆明二环菊华立交处新建3条匝道,连接昆明市综合交通国际枢纽。建成后,昆明首座TOD的出行条件与公交换乘将更加方便。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综合自昆明规划建设

编辑:徐夏清(实习)

主编:赵小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