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中將羅舜初有個綽號,叫“旋風勇將”,在解放戰爭時期,曾跟韓先楚搭檔,打造了一支橫掃東北的“旋風部隊”。

不過,就是這樣一位“旋風勇將”,在性格上卻有些“木訥”,總理曾經形容他“難進易退”。

羅舜初是福建上杭縣人,參加紅軍後,擔任紅一方面軍司令部參謀,在周公的手下做事,不過,羅舜初從來不會主動跟周公套近乎,除了工作上的交流,多餘的話一句也不說。

建國後,羅舜初有一段時間被調到總理身邊工作,這個習慣仍然沒有改變,就連逢年過節,也從來沒有給總理打過電話問候。

而且,每次召開會議,羅舜初雖然都是按時出席,但總是坐在靠後邊的位置,以致於總理在會議開始前總要問一句:“羅舜初來了沒有?”這時候,羅舜初纔會往前挪挪位置。

在會議的過程中,不少人都是搶着發言,希望領導能注意到自己,可羅舜初呢?恰恰相反,你不問他,他就不說一句話。不過,總理每次詢問他的時候,他總能給出靠譜的答案。

等到會議結束,任務分配好了,羅舜初也不像其他人那樣,昂首挺胸地跟領導打包票,而是低着頭匆匆離開會場。幹什麼去呢?開始忙工作了!

您瞧瞧,這樣的行事風格,可不就是“木訥”嗎?

當然,總理跟他相處這麼多年,早已經摸透了羅舜初的脾氣秉性,曾說他“難進易退”,但對他也有兩個字的評價——“靠譜”。

早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期間,朱老總和周公等人深知李德的作戰指令不切實際,於是密令羅舜初將作戰命令進行修改,結果恰好被趕來作戰值班室的李德碰見了。

擅改作戰命令,這可是大罪,爲了逼問是誰指使的,李德甚至掏出手槍來威脅羅舜初。而羅舜初呢,就一句話:“你斃了我也不說!”

好在周公及時收到消息,趕來替羅舜初解了圍,這才讓羅舜初撿回了一條命。也正是從這時候起,周公開始對羅舜初刮目相看,把很多重要的任務都交給他。

1964年12月,國防工業部多個研究員集體轉業,進入工業部門發展科研,那麼,國防工業部主任一職由誰來擔任呢?總理思來想去,把目光放在了羅舜初的身上。

有段時間,羅舜初的工作任務非常繁重,爲了犒勞他,總理特意邀請他到自己家裏喫頓飯,可沒成想,好心好意的總理卻喫了閉門羹,羅舜初竟然來了一句:“我們有規定,不能隨便接受首長的東西,大家都很辛苦,其他同志可以忍受,我也可以忍受!”

看看吧,連總理請他喫飯都不去,這個羅舜初也實在是太不懂人情世故了!

當然,羅舜初並不是對總理有什麼意見,即便是對他自己的家人,也是這個態度。

羅舜初的小兒子長大後,被安排進了清華大學讀書,羅舜初知道後,非常生氣,說小兒子根本不具備入學資格,憑什麼能進清華大學?還不是看我的面子?這種歪風邪氣決不能要!於是,在他的強烈要求下,這件事只能作罷。

羅舜初的級別很高,按規定可以住好一點的房子,但是他們一家人卻一直擠在面積狹小的房子裏,後來,相關部門特意爲他準備了一套面積更大、條件更好的房子,但羅舜初卻毫不領情,說:“那麼多幹部還沒有好房子住,給我安排什麼?退了!”

這就是羅舜初將軍,不攀附上級,不爲己謀利,與其說是“木訥”,不如說是大公、大義!

但可惜的是,這樣一位好將軍,卻因常年積勞成疾,於1981年不幸病逝,年僅67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