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别人是公主,

靠你叽哇是日本人,

靠恁娘是河南人,

靠自己是光荣的打工人!

——网络

文丨旧故麻袋

“造梗”是互联网时代集体狂欢的娱乐标志,每年都会产出不少语录和词汇,我想今年下半年热词搜索栏上排名第一的非“打工人”一词莫属。

一连串经典的《打工人语录》,不仅道出了“打工人”的无奈和辛酸,同时也道出了“打工人”的坚韧和坚强。上至创业大佬、企业高层,下至贩卖劳动力的蓝领、996企业白领,都逃不过“打工人”的命运,只要你还没实现财务自由,你就不得不成为卖命工作的“打工人”。

在《打工人语录》里,诸多语录是为了博大家一乐,但其中有一句,个人觉得无论放到哪个年代都会让人感受无比贴切,也道出了“打工人”不得不日夜艰苦劳作的根本事实,那句话就是:生活里80%的痛苦来源于打工,但如果不打工,就会有100%的痛苦来源于没钱。

“财富”是每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你可以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就像如果你把“面包”与“爱情”两个选择放到我面前,我会毫不犹豫的第一时间选择爱情,但真的能做到对“面包”的完全舍弃吗?假如是两个极端情况的话,或许“面包”更重要,毕竟只有活下去的人才有资格谈论爱情。

如今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从你踏入社会那一刻开始,你都要为自己呼吸到的每一口新鲜空气,喝到的每一口新鲜水源,吃到的每一口可口美食而付费,更别提日常的“衣、住、行”了,只要你生活一天,你就必须要付出一定的金额,就像我打出的每一个字,也需要付出电费和网费一样。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结婚成本”成了大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有多少爱的真真切切的有情人,在最后谈论礼金这道坎上分道扬镳,其中还不包括因为成家要直面的买房压力、买车压力和随之到来的育儿压力,分分钟都能把“打工人”压得喘不过气,你说你向往自由,那这些纷纷杂杂的经济压力又要向何处去宣泄,有些人选择啃老,有些人选择得过且过,有些人选择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生活方式的选择是自由的,但生活质量的本身是用钱堆砌起来的,不要跟我说品味和品质无关金钱,没有好的教育,好的审美培养,哪来的品味和品质。

好比最近和朋友谈论起养娃的成本,朋友说身边的朋友对孩子的教育抓得很紧,自己以后也不能松懈,3岁开始就各种学习辅导,英语班2万、逻辑班2万、艺术班8千、辅导书3千……我听完怯怯地回说:“培训班这种,以后有钱就给上,没钱就算了,佛系一点。”但朋友说:“花了钱的孩子就是比野生的那些优秀太多,想想以后上学了,自己的孩子要和这么优秀的孩子在一起,但他啥也不会,会自卑的吧!”你看,贫穷多令人焦虑啊!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做个“打工人”。

且不说育儿成本,光是日常花销,若不打工,都难以维系,房贷暂不提,日渐上涨的菜价肉价,让你去趟菜场都下不了手,两根排骨要五六十,心疼到我每次都要分两次做才觉得值回本,蔬菜水果也都贵得离谱,连姜都要十几块钱一斤了,一个软籽石榴7-13元不等,果然不涨的永远只有工资,物价上涨从不停歇。

上周因为“打工人”的梗实在是火,看到一篇文章说不一定要做委屈的“打工人”,也可以做个“躺平人”,简单意思就是:做个小废物,也能很快乐。但要知道这个快乐只是一时的,并不可能一辈子都躺平着。

面对工作上堆积如山的“未完成”,一句“爷不干了”确实很爽,偶尔做个“躺平人”来缓解工作上的焦虑,也确实需要,毕竟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还有很多小美好和小确幸等待着去发现,浪费别人的时间是可耻的,可是浪费自己的时间,有时候很值得,偶尔出门散个心,旅个游,神清气爽了之后,打起精神继续“打工”,为下一段旅程的积蓄做积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都知道打工辛苦,加班打工更让人秃头,但至少每个月的发薪日是快乐的,看着钱包越来越鼓是快乐的,能为自己看中的东西买单是快乐的,这些快乐的瞬间是“不打工”得不到的。

世上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虽然打工真的挣不了几个钱,但能保证一日三餐的无忧,真的就很幸福了呀!所以一起加油吧!加油,打工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