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江縣永興鎮開源村依託優良的水資源和生態優勢,積極探索調整產業結構,建立起“大閘蟹·小龍蝦·魚”養殖基地。通過發展特色水產養殖,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羣衆致富增收。

秋末冬初正是大閘蟹上市的旺季,也是大閘蟹個最大、蟹膏最多的時候。今年,開江縣永興鎮開源村的大閘蟹喜獲豐收、銷路暢通。這段時間,唐紅每天都和同事們忙着打撈新鮮的大閘蟹。

開江縣永興鎮開源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法人 唐紅:我們今年的產量非常好,長勢也很好。我們每畝達到100斤左右,大閘蟹最大的公蟹5.5兩,最大的母蟹是4.8兩,目前銷路也很好。

唐紅是開江縣永興鎮開源村黨支部副書記,也是開源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的法人。開源村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水資源豐富,含氧量高,尤其適合魚蝦蟹的生長。爲拓寬羣衆增收渠道,2018年,在村上工作25年的唐紅帶領大夥流轉閒置土地,着手建立“大閘蟹·小龍蝦·魚”養殖基地,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他們從外地引進優質苗種,聘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和管理。並按照產業帶動、自主經營模式運作,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由村支兩委和股東代表進行經營,羣衆代表對資金運作進行監督。

開江縣開源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技術員 錢進:水質要求PH值,達到7到8.5之間,動物餌料跟植物餌料都要蛋白配比,到尾期了就是保持它不掉膘,所以說,每個環節都要環環相扣。

開江縣開源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監事會委員 李三宣:村上集體經濟成立了理事會和監事會,在每個塘好多數字,都是兩個人以上都要簽字,賣出去,也是兩個人一樣簽字。監事會還是把這事監督得很好。

集體經濟發展起來,村上鼓勵村民通過土地流轉參與到產業發展中來,享受固定租金和分紅。同時,積極吸納困難羣衆到基地務工,幫助困難羣衆增收致富。

開江縣永興鎮開源村村民 塗心見:我們是貧困戶,脫了貧了,搞這個大閘蟹,我們就盡義務守,利潤多了就分點紅。

經過三年的發展,開源村特色水產養殖面積已經擴大到300畝。秋末冬初賣大閘蟹,冬季和春季賣魚,夏季賣小龍蝦,實現循環養殖,每一季度都有收入。如今,開源村的大閘蟹、小龍蝦遠近聞名,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僅今年的大閘蟹產量就可達到2萬斤左右,可實現產值50餘萬元。

開江縣永興鎮開源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法人 唐紅:我們要在基礎設施方面加大投入,在技術方面不斷加大學習,在銷售方面進一步擴大市場,使我們開源村的大閘蟹、小龍蝦、魚走出開江,走向全國各地,不斷壯大發展我們的集體經濟,給大家增收致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