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風清揚”三字倒過來唸是“揚清風”。

天下各門各派劍法甚多,均各有其特點,有其厲害之處,但也有不少破綻,因而少林、武當、峨眉乃至於大理斷絲,雖然都有絕妙劍術,卻難以傲視武林。劍魔獨孤求敗吸收百家之所長,融世間劍法於九式之中,開創“獨孤九劍”之術,遂縱橫武林,天下無敵,其後過了數百年,武林中又出了一個驚才豔豔之人,那便是風清揚了。

風清揚是華山劍宗弟子,因劍法太強,被騙往江南娶親,劍宗因而被氣宗屠戮殆盡,風清揚心灰意冷之下隱居華山,終生不踏出華山一步,實屬可悲。《笑傲江湖》處於《倚天》之後,《鹿鼎記》之前,距離《神鵰俠侶》少說也有兩百多年,在如此漫長的時光裏,風清揚如何能夠學成“獨孤九劍”?他究竟是劍魔傳人還是楊過傳人?“獨孤九劍”當真是獨孤求敗所創的嗎?《神鵰俠侶》中有三大提示可以作爲參考。

一、獨孤求敗終其一生,也僅能“漸臻無劍勝有劍之境”

劍冢三柄寶劍下均刻有獨孤求敗遺言,無名利劍下刻的是“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羣雄爭鋒。”玄鐵重劍下刻的是“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木劍下刻的是“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爲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其武學最高境界不是“進入無劍勝有劍之境”而是“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笑傲江湖》時代,令狐沖得到風清揚指點,修煉了半吊子“獨孤九劍”劍法,然而他一出手便臻於無招勝有招的水平,若說“獨孤九劍”是獨孤求敗所創,爲何創始人僅能“漸臻”,後世學劍之人卻可“達到”?

二、覺遠大師一言提醒“夢中人”

《神鵰俠侶》楊過指點張君寶三招絕技,可年幼的張君寶依然非尹克西之敵,覺遠大師忍不住出口指點:

覺遠心中一凜,叫道:“尹居士,這一下你可錯了。要知道前後左右,全無定向,後發制人,先發制於人啊。”

這句話可謂深深刺中了楊過的心:

楊過心道:“這位大師的話定是引自真經,委實非同小可,這幾句話倒讓使我受益不淺。‘後發制人,先發者制於人’之理,我以往只是模模糊糊地悟到,從沒想得這般清楚……”

“後發制人”正是後世令狐沖“獨孤九劍”之精髓,即所謂料敵機先,對方出手時總有脈弱可循,而“獨孤九劍”便是看準對手招式後才實行反擊,正應了“後發制人”之理,而覺遠大師出手指點,正助楊過領悟了這一武學精髓,而此時楊過的玄鐵劍法與後世獨孤九劍亦有許多相似之處,如破綻只在一瞬間;如拋棄華麗招式,直搗黃龍。

三、華山上的祖師婆婆

楊過、小龍女遊覽華山時,當二人於華山玉女峯上見到玉女雕像後都不由一驚,爲何?原來這玉像與古墓祖師婆婆林朝英太過相似:

楊過說道:“師祖婆婆當年行俠天下,有惠於人。有人念着她老人家的恩德,在這裏立祠供奉,說不定也是有的。”小龍女點頭道:“如爲尋常仙姑,何以祠旁又有一匹石馬?看來那是紀念師祖婆婆的那匹坐騎。”

既然祖師婆婆雕像在此,作爲古墓傳人,楊、龍二人日後如何不來祭拜?一來一往,華山便足以留下二人的痕跡,而《神鵰》之時華山之上並無華山派!

因此結合《神鵰俠侶》三大提示來看,風清揚或許是楊過的傳人也說不定,而“獨孤九劍”也有很大可能性是楊過所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