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發現,去年買的一隻綠松石手鐲逐漸“褪色”,失去了鮮豔的顏色。他懷疑他買了假貨。事實上,真正的綠松石也會變色。這是爲什麼?讓我們從綠松石究竟是什麼樣的寶石綠松石開始說起吧!

古人摯愛 護身法寶

1900年,考古學家在埃及挖掘墳墓時發現了一具古埃及女王的木乃伊。在木乃伊的手臂上,她戴着四個鑲有許多綠松石寶石的金手鐲。雖然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但它仍然令人光彩奪目,眼花繚亂。這四個手鐲也被認爲是最古老、最珍貴的綠松石製品。

綠松石的名字來自法語,原意是土耳其石。早在5000年前,古埃及人就在連接非洲和亞洲的西奈半島開採這種寶石。它們大多是通過土耳其運到歐洲的,因此被命名爲綠松石。據說,爲了獲得這種寶石,古埃及法老成立了一個由2000多名礦工組成的礦工隊,在軍隊的護送下,長途跋涉來到西奈半島挖綠松石。這些礦工每天都在努力工作,每三年只能回家一次。這種開採已經持續了2000年。然而,綠松石產量並不高。據歷史統計,年產量只有400公斤左右。

綠松石是珍貴的寶石之一,在許多國家受到高度讚揚。在西方寶石文化中,綠松石代表十二月的誕生石。西方人認爲佩戴綠松石飾物可以得到神靈的保護,給遠征的人們帶來成功和好運。在今天的墓穴中發現了許多綠松石飾物。例如,古埃及國王圖坦卡蒙的金面具上就使用了大量的綠松石。

在17世紀的俄國,人們把綠松石鑲嵌在刀鞘裏以獲得庇護。古波斯人、古埃及人和古印第安人用綠松石作爲護身符來驅邪。

綠松石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發現了綠松石,並將其用作裝飾。在公元前12世紀,商代人把它當作珍貴的寶石。通常,高品質的綠松石用於製作高級珠寶、手鐲等,但也可以用作雕刻用的材料。1977年,河南安陽殷墟5號墓出土了1000餘件綠松石蟬工藝品。

在陝西省寶雞市扶風、岐山一帶,有一處周緣遺址,東西長70公里,南北寬20公里。它是周文化的發祥地,是商代滅亡前周人的聚居地。2018年,中國考古學家發掘出一輛多處鑲嵌綠松石的馬車,被譽爲“迄今爲止發現的西周最豪華的馬車”。

四大名玉 位列其中

因其含銅量高,其基本色爲藍綠色,其中文名也因其“形似松球,色接近松綠”而得名。綠松石是表面含銅溶液與含鋁、含磷岩石相互作用的產物。自然界中,長石等含鋁礦物和磷灰石等磷酸鹽礦物遇到含銅水溶液時,它們之間會發生複雜的化學反應,在岩石裂縫中沉澱形成綠松石。

北美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綠松石生產國。綠松石產於科羅拉多州、亞利桑那州、內華達州和新墨西哥州。質量最好的綠松石來自伊朗。此外,澳大利亞、智利、祕魯、埃及和中國也出產少量綠松石。

在中國所有的民族中,最喜歡的綠松石是藏族。相信佛教的藏人賦予綠松石特殊的含義,認爲它象徵着吉祥和平。藏族人非常喜歡穿綠松石。

在項鍊、手鐲和衣服上都可以看到綠松石。我國綠松石的主要產地不是西藏,而是鄂豫陝交界地區,其中湖北的綠松石最爲著名。湖北產的綠松石自古就有“荊州石”之稱。與新疆和田玉、河南南陽獨山玉、遼寧岫巖岫巖玉並稱爲中國四大名玉。在陝西省白河縣月兒灘、河南省淅川縣劉家坪縣、哈密地區、青海烏蘭等地也發現了綠松石。

中國歷史上的和氏璧堪稱“史上最貴的玉”。秦國曾以15座城引誘趙國,企圖奪取趙國城池。藺相如以過人謀略完璧歸趙。這出和氏璧的故事盡人皆知。由於和氏璧產於京山(今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故又稱“荊玉”、“荊碧”。因此,後來有人認爲和氏璧應該是綠松石。

山東省平邑縣有一座天宇自然博物館。珍藏着一塊產於湖北的罕見綠松石,這顆寶石長1.03米,高1.06米,厚0.26米。其規模之大,造型之完美,色澤之豔麗,堪稱綠松石中的珍品。它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爲“世界上最大的綠松石收藏”。

加熱失水 寶石褪色

從礦物組成來看,綠松石是一種由水、銅和鋁組成的磷酸鹽礦物,通常含有鐵和鋅。其化學式爲Cu(al,Fe)6[PO4]4(OH)8·4H2O,地質學家發現是綠松石中銅和鐵含量的變化,即綠松石中銅離子、鐵離子和二價鐵離子含量的不同,導致了綠松石的變色。其中,銅離子決定了綠松石的藍色調,鐵離子的存在使綠松石變紅變黃,而亞鐵離子導致綠松石綠色調。這也意味着隨着綠松石中鐵離子含量的增加,綠松石的顏色將由灰藍色逐漸變爲天藍色,然後變成藍綠色、綠色和土黃色。在珠寶行業,綠松石是最值錢的。

因此,不難發現,在綠松石形成之初,銅離子和鐵離子的不同比例決定了它們會有不同的顏色。但是幾千年前,人類無法做出科學的解釋。當時,人們在綠松石的顏色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有人戴上後,綠松石的顏色發生了變化。他們認爲這是危險或是生病的跡象。

研究表明,綠松石在加熱或陽光直射下會褪色。這是因爲綠松石含有一定量的水。我們可以從它的化學表達式中看出這一點。在礦物中,水有多種形式。一種水通過機械吸附以水分子的形式存在於礦物表面或內部。這種水被稱爲吸附水,它以水分子的形式參與礦物晶格的形成,並佔有一定的結構位置。這種水稱爲結晶水;還有過氧化氫離子等形式參與礦物晶格水的形成稱爲結構水。在綠松石中,這三種形式的水都存在。當外界溫度超過100℃時,綠松石失去吸附水,顏色變淺;當溫度繼續升高時,其內部晶體結構遭到破壞,結晶水和結構水逐漸流失,綠松石變成深褐色。

通過以上介紹,不難看出,綠松石佩戴一段時間後,顏色可能會發生變化,但這並不意味着佩戴者購買的產品是假冒的,也可能是由於綠松石的高溫等不良影響造成的。

另外,綠松石的硬度只有5-6,所以需要細心呵護。如果你佩戴綠松石裝飾,儘量遠離火源、陽光,防止碰撞,並將化妝品和香水中的化學物質分開,以免變色或損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