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如果看過的朋友都不會陌生,沒有看過的,建議一定要抽個時間去看看, 這是一部描述戰爭時期愛情題材的電影。

在反映愛情忠貞的同時,還將人性剖析得乾淨徹底,所以也被稱爲難得一見的精品。

影片以一個名叫雷納多的少年的視角,講述了小鎮上一位絕世佳人脫離平靜而安寧的生活,掉入黑暗漩渦,在經歷了現實險惡和人性黑暗之後,最終平靜歸來的故事。

電影中最經典的片段就是:一位美麗的女性披着橙色帶着一點兒紅的捲髮,扭着性感的步伐,剛落座,隨手摸出一根菸的瞬間,就有無數男人爲之瘋狂,紛紛遞出打火機俯首稱臣。

戰爭時期,年僅12歲半的雷納多,擁有了一生中第一輛自行車。於是騎着自行車興高采烈地去找小夥伴。

瑪蓮娜是西西里最美麗的女人,她披着波浪狀的秀髮、穿着最時髦的短裙和絲襪,踏着高跟鞋。

她是個魅力無限的女人,她的一顰一笑都令男人瘋狂,令女人嫉妒。

雷納多會騎着自行車,穿梭在小鎮的各個角落,搜尋着瑪蓮娜的身影。

他會在海邊寫着永遠寄不出去的情書,會在夜深人靜的夜晚一次次幻想瑪蓮娜的萬種風情,也會經常有事沒事跟蹤、窺視瑪蓮娜的生活。

同時觀衆也是從雷納多的窺探中,瞭解這個女人的生活。

瑪蓮娜的丈夫在前線打仗,獨自在家的她會抱着丈夫的相片跳舞以解相思之情。

但不好的消息很快傳來,丈夫犧牲了,瑪蓮娜成爲了漂亮的寡婦,和大家的飯後談資。

男人們蠢蠢欲動,女人們處於妒忌,沒有別的可以污衊,只能污衊瑪蓮娜的忠貞,罵她是一個蕩婦。

13歲的雷納多無能無力,只能在造謠者的杯子裏吐口水、拿石頭砸爛造謠者的窗玻璃、去教堂請求神保佑瑪蓮娜。

謠言傳到了瑪蓮娜雙耳失聰的父親那裏,愛惜名聲的父親和瑪蓮娜斷絕了父女關係。

無依無靠的瑪蓮娜只好展開一段新的戀情,對方是一位年輕的軍官。

然而好景不長,一個想佔瑪蓮娜便宜的牙醫和軍官發生了爭執,堅持稱瑪蓮娜是自己的未婚妻。

牙醫的老婆把瑪蓮娜告上法庭,說她勾引自己的丈夫。

瑪蓮娜的律師則表示,瑪蓮娜唯一的罪名就是太過美麗,而軍官卻害怕仕途被牽連,表示和瑪蓮娜只是朋友關係,最後瑪蓮娜被無罪釋放。

而律師垂涎瑪蓮娜的美色,強暴了她。

雷納多看見自己的女神被糟蹋,氣得跑去教堂打斷了他曾請求保護瑪蓮娜的神像。

正是經歷了牙醫、軍官、律師的事情,瑪蓮娜坐實了蕩婦的稱號。

律師想要娶瑪蓮娜,但是律師是個媽寶男,母親極力反對此事。

瑪蓮娜感情受挫,找工作也沒人要她,失去了經濟來源,更令人絕望的是,瑪蓮娜的父親因失聰沒法聽見警報鈴,被飛機轟炸身亡。

參加葬禮回到家的瑪蓮娜,剪掉了自己心愛的長髮。

第二天也就出現了文章開頭講的經典片段,四下都是遞來打火機的手。

爲了生存,瑪蓮娜成爲了一位名媛,雷納多也因此大病了一場,父親知道兒子的心思,也給了他一場特殊的成人禮:讓他在妓院和一個瑪蓮娜很像的女人發生了關係。

這時戰爭也迎來了拐點,美軍來到了西西里,曾經陪過德國人的瑪蓮娜,被女人們瘋狂毆打,還剪光了她的頭髮,當時沒有一個男人伸出援手,瑪蓮娜也因此徹底離開了小鎮。

不久後,瑪蓮娜的丈夫尼諾回到小鎮,原來他沒有犧牲,只是失去了一條手臂。回到家時,沒有看到妻子的身影,自己的家卻成爲了難民收容所。

小鎮的人看到了尼諾,都是無盡的譏諷和嘲笑,而雷納多鼓起了勇氣給尼諾寫了一封信,告知瑪蓮娜的去處。

影片的結尾是這樣的:瑪蓮娜的丈夫尼諾,用僅存的一隻手臂,挽着妻子穿越人羣,表情堅定就如她妻子的信任和愛。

回到小鎮的瑪蓮娜重新開始生活,去菜市場買菜,周圍都是曾欺負過她的人。

在這些女人的眼中,她身材變形,眼角有了皺紋,衣着樸素。

隨後,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她們開始熱切和瑪蓮娜交談,彷彿一切都沒發生過。

瑪蓮娜回家的路上,包裏的橘子掉落,尾隨她的雷納多幫忙撿起,並對瑪蓮娜說道:“祝你好運,瑪蓮娜小姐”。

這部影片不僅講述了瑪蓮娜的人生,也蘊含了太多的爲人處事和哲理,無論是社會生存之道,還是兩性關係的相處。

01

這部電影給我們的啓發

1.瞭解人性比了解愛更重要

大部分人其實就像瑪蓮娜一樣,爲了自己的喜好、心中所愛,特立獨行。

可是這樣的生存模式,無論是在社會,還是在親密關係中都是極容易喫虧的。

瑪蓮娜剛到這個小鎮,並沒有入鄉隨俗,小鎮整體是比較落後的,思想也是落後的,而瑪蓮娜依舊打扮得時尚美麗,人的本性就是喜歡跟隨美麗的事物,瑪蓮娜因此遭到了男人們的貪婪,自然會遭到女人們的妒忌。

在她困難的時候,沒有任何人願意給予一份工作,倒也不是不願意,而是怕惹上麻煩。

如果瑪蓮娜如同最後的片段一般,讓自己樸素一點,也就不會活得如此艱難。

這個小鎮愛瑪蓮娜的男人很多,但面對大衆的時候,幾乎沒有人能夠有那個勇氣站出來。

瞭解人性比了解愛更重要,這也是爲什麼“自己有另外一半的時候,不要去試探,或者用美色或者金錢去試探。

無論怎樣,最後的結局大部分,都是會令人大失所望”。

在親密關係中也是如此,和對方相處時,不要去挑戰對方的底線,以及人性中陰暗的地方,否則就是一片狼藉,親人變爲仇人。

2.同化感

在一本心理學英語書中,曾經看到過一個詞:“同化感”。

意思是:每個人來到社會中,想要成爲一個社會人,或者在親密關係中相處,學會明白自己和所有人都是同一類的人,或者找到和自己同類的人在一起,才能更好地生存。

很多人的心目中,都會有一份自我的驕傲感,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人,希望獲得愛也是不一樣的,或者多一點的。

正是這樣自以爲的感覺,會讓很多人本能地覺得對方高自己一等,或者低自己一等,無論是哪種模式,都會讓對方無法產生一種親近感,反而是產生厭惡感和恐懼感。

人的本能就是與自己同類的人相處時,會有安全感,這也是爲什麼在原始社會中,動物基本上都會和自己的種族待在一起。

瑪蓮娜之所以讓這個小鎮的女人討厭,是因爲這些女人會覺得,瑪蓮娜和她們不是一個同類的人,男人們也會覺得瑪蓮娜是女神,人人追求,卻不敢去獨自佔有。

這是爲什麼,在美軍佔領西西里時,瑪蓮娜遭到鎮上的女人欺負時,沒有任何人站出來,因爲大家覺得這個女人不是屬於自己的。

瑪蓮娜心灰意冷離開了小鎮,但當她再次迴歸時,所有的女人都接受了她,因爲她身材變形,穿着和自己一般樸素。

此時男人們不再追求她,也覺得她和自己一樣,是同類人,簡單而平凡,也就不再有什麼非分之想了。

爲什麼父母會一直要求兒女們,一定要找一個門當戶對的人在一起?因爲教育學歷、家庭背景儘量相當,纔是幸福婚姻的保障。

3.接受平淡的現實

很多人在戀愛中,步入到婚姻後,對於儀式感也會特別看重,也會要求另外一半必須達到自己理想的狀態。

如果沒有達到,就會產生情緒的不滿,各種爭吵也會隨即而來。

這些所有因素的背後,是沒有接受現實,沒有接受平淡的生活。

之所以不接受,是希望通過不平凡的生活來突出自己的存在感。

電影中瑪蓮娜所處的時代背景還是比較落後的。

瑪蓮娜穿短裙、絲襪高跟鞋,與其說是過多地追求美麗,不如說是在追求自己的存在感。

在片子的結尾大家看到了瑪蓮娜接受了平淡的現實,回到小鎮後的生活也過得簡單、平淡了很多。

無論是多優秀的人,有多輝煌的過去,或者戀愛前有多轟轟烈烈,最後還是會迴歸到平淡,越早接受,越容易幸福。

所有的幸福都是迴歸本心,跟着心走,瞭解人性比了解愛更重要,才能避免一些雷區不要踩。

不管選擇什麼樣的人在一起,都要學會同化。

如果是同一類人,最後感情也是會迴歸平淡,要從內心深處接受平淡的事實。

作者 | 落銘煙 情感諮詢師,專注於情感領域六年,擅長戀愛挽回修復,以及原生家庭療愈,幫助來訪者脫離原生家庭帶來的受害模式,在兩性關係中更好的成長和相處,挽回自己,挽回愛人,成爲一個擁有幸福能力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