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部給出一條關於加大學生假期的答覆,答覆中明確表示,各省份的學校,可以在完成教學任務的這個前提之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給學生們增加關於春天和秋假期。#陪孩子成長#

原來,爲了推進旅遊業的健康發展,全國人大代表提出要增加學生的春天和秋天的假期。教育部正是針對這一個建議,給出了最新回覆。

一、新假期來了,還有另一個前提條件。

聽到這樣一個消息,學生們應該很高興吧。但千萬別高興得太早了。因爲這個回覆,還有另外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要保證放假時間的總量不變,然後高等院校可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寒暑假的時間;而中小學則需要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

二、家長們的擔心。

出現新的假期,就有增長假期的可能性,這對孩子們來說應該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只是對於家長們來說,還是有很多需要擔心的地方。

①孩子有新假期,家長未必有。

本來學生和老師都有寒暑假,但作爲上班一族的家長們來說,他們是沒有假期的。

現在如果出現了孩子有春、秋假期,又比如春假放假時間爲10天一15天,在這個時間段,父母們應該怎麼做呢?上輔導班?讓孩子一個人在家?

②孩子安全無法保證。

如果讓孩子一個人在家,父母們還會擔心孩子的安全。比如孩子私自動用水電火和煤氣,怎麼辦?孩子和同學一起出去玩兒,交通和人身安全怎麼辦?誰來負責?

③孩子自律性差。

許多父母還會擔心,在假期孩子不學習,特別是自制力的孩子,整天玩手機看電視,作息不規律……很多家長因此擔心孩子的學習會一落千丈。

小假期即將來了,孩子們高興了,家長卻擔憂了。這是因爲孩子們暑期容易養成許多壞習慣。

三、孩子新假期,千萬不可養成這7個壞習慣。

出現新假期,孩子們肯定高興,但是,這7個壞習慣別讓孩子養成。

①睡懶覺

假期由於少了學校和老師的督促與管束,很多孩子好似補償一樣,喜歡睡懶覺,甚至有些孩子會睡到日上三杆才起牀,偶爾一次還可以,但整個假期都這樣,那就會形成習慣上的問題了。

起居作息的不規律影響許多生活習慣,比如喫飯、遊戲、學習……都會跟着亂套。同時,短暫的假期過後,恢復規律的作息就很難了,畢竟,被打亂的生物鐘需要時間來調整。

建議:假期中,孩子可以稍稍放鬆一些,但假期還是在有假期的規則,毫不誇張地說,“假期的規矩”更重要。比如晚上睡覺這事,不必像上學時那樣一定要6點就起牀,但規定合理的、相對固定的時間很有必要,否則,孩子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負面影響就太大了。

②嘴不停。

除了睡懶覺的習慣,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喫。放假時間,家裏零食多,父母也不太管。此時,孩子就容易嘴不停地喫零食,影響喫正餐的食慾,影響孩子身體的正常發育。

建議:凡事過度便是害,所以,假期可以適當地喫零食,畢竟這也是一種生活中的樂趣所在,但最好在親子之間擬訂一個合理的零食方案,規定每天多少喫、想喫零食了怎麼處理等等。另外,還有小竅門,就是父母可按需購買零食,或把多的零食放在孩子看不見的地方,減少孩子喫零食的慾望等。

③不愛動。

有些孩子喜歡窩在家裏,不喜歡運動,負面影響就是孩子易發胖,精神狀態差,智力也跟不上,表現出懶散的、蒼白的模樣,且凡事都比別人滯後。

建議:父母最好能夠自己帶孩子逛逛公園,或者跑步、打球等等。父母上班時,可以讓孩子找自己的小夥伴一起玩遊戲。

④迷電子產品。

沉迷在電子產品中,首先對眼睛不好,其次是網上有些內容不太適合孩子,最後還容易“沉迷遊戲”甚至有“網癮”。

建議:關於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影響,比如視力、智力等等方面,都可以通過故事的形式,講給孩子聽。另外,規定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和次數也很重要,讓孩子親自參與制定規定,孩子更願意遵守。

⑤“兩面派”。

如果大人之間做法不一致,孩子容易形成小小“兩面派”的習慣。比如祖父母、外祖父母或父母之間在某些問題上的看法、做法不同,孩子通過察言觀色,會敏銳地捕捉到,孩子不知道誰對誰錯,他只知道怎麼做比較輕鬆,這樣一來,對孩子成長中的心理和人格健康都很不利。

建議:在面對孩子的問題之上,大人最好保持意見一致,有不同看法,可避開孩子交流,達成一致。

⑥不學習。

放假,並不是啥也不做就得勁。學習是一件不可中斷的事情,要不然,爲啥放假老師還要佈置作業呢?

建議:大人和孩子一起制訂日程表,內容包括什麼時候看電視,什麼時候學習,什麼時候睡覺等等,越具體越詳細越好,在執行時,可通過協商靈活調整,更接近人性一些。

⑦脾氣大。

有些孩子在家是公主或王子,對誰都發脾氣,孩子自認爲“我辛苦了一個這麼久,假期就應該放鬆”,不僅在家任性妄爲,連脾氣都大了,這樣驕縱的壞處,是容易讓孩子形成自私的性格,稍不如意就發脾氣,在家父母可以容忍,在社會上就無法立足了。

建議:許多孩子在學校很遵守規矩,在家常常相反。從正面來看,是家更讓孩子有歸屬感和安全感,所以孩子可以放任自己的性格。但如果太過放任,反而會讓孩子以後走上社會,不懂得換位思考,以後的日子過得異常艱難。因此,訂立家教規矩,很有必要。

四、總結:

出現新假期,孩子開心,家長擔心,作息紊亂、不愛運動、不學習、脾氣大、喫零食、兩面派、玩遊戲這7個假期壞習慣,千萬不要讓孩子形成。要知道,孩子作息不規律、足不出戶、總是發脾氣等,不僅會影響孩子身體的正常發育、學習成績,嚴重的還會引發抑鬱症。

今日話題:各位老師和家長對此有什麼看法,你支持學生們的春秋假期嗎?

我是小曉樣兒,歡迎關注我,歡迎留言、分享和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