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達州市制造業發展推進會在大竹縣召開。市委書記包惠出席並講話。她強調,要進一步落實省委、省政府推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部署要求,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市發展戰略,細化“工業挑大樑、製造業扛大旗”的工作舉措,以苦幹、實幹、科學幹推動達州製造業“彎道超車、加快追趕”、高質量發展。市委副書記、市長郭亨孝主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胥健、市政協主席康蓮英參觀現場或出席會議。

包惠指出,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市委、市政府堅持把復工復產的重點放在推進製造業發展上,優先推動製造業企業復產滿產,全市制造業增加值保持了正增長的態勢,前三季度同比增長7.5%,帶動GDP增長1.4個百分點,對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穩定器”的重要作用。當前,全市制造業也還存在產業層次總體不高、市場主體競爭力不強、製造業總量不大等短板和差距。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實施工業強市核心戰略推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把握重點、突出關鍵,奮力推動先進製造業發展取得更大成效。

包惠指出,要降低疫情影響,全力穩定企業發展。及時做好政策執行上的預調微調,有針對性地幫助企業解決好資金緊張、供應鏈不暢、市場拓展難、員工短缺等問題,引導企業主動發展新業態、探索新模式,進一步把牢全市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盤。要聚焦戰略資源,做強主導產業企業。重點做深“氣”的文章,以建設國家天然氣綜合開發利用示範區爲契機,鎖定幾個重點實力型企業,延伸產業鏈條,推動天然氣產業向精細化工轉變,實現天然氣產業“二次創業”,加快打造“中國氣都”;做實“鋰鉀”文章,加快建設中國(普光)鋰鉀產業園,培育發展鋰鉀新材料產業,大力推進鋰鉀資源綜合開發,特別抓好正威國際集團投資550億元的鋰鉀資源綜合開發及銅基新材料建設項目,加快打造“中國鋰都”;做優“纖維”文章,重點發展玄武岩纖維、玻璃纖維、苧麻纖維等新材料產業,加強新材料技術創新和聯合開發應用,積極推進“三纖”產業集聚、集羣、集約發展,加快建設“中國纖谷”。要聚焦園區建設,加快推進提檔升級。深入對接全省特色產業園區“三年培育計劃”,加快推進高新區玄纖、大竹電子信息、通川生物醫藥、宣漢微玻纖、渠縣西部服飾產業城等特色產業園區建設,打造一批省級特色園區;全力提升園區品牌,積極創建國家級、省級經開區和高新區、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農產品加工示範園區和川渝合作園區,打造一批千億級產業園區;加緊推進達鋼集團異地搬遷轉型發展暨市第二工業園區建設,打造現代化的鋼鐵生產基地和生態型工業園區。要聚焦協同創新,着力增強發展後勁。大力實施製造業招商引資三年攻堅行動,着眼產業分工協作和產業鏈重構,聚焦“三類500強”“行業10強”龍頭製造企業,進一步招大引強、招強引優,提升製造業招商水平;加快融入成渝地區智能裝備製造產業鏈,集羣配套發展電子信息和大數據產業,創建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圍繞“6+3”重點產業,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研成果轉化利用,重點以達鋼、甕福、川環等企業技術中心爲依託,創建一批國省級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和創新示範中心。

包惠強調,各級各部門要主動作爲、靠前服務,在一線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要創新園區要素保障機制,切實降低企業水、電、氣等要素成本,加強工業用地保障,絕不能讓好產業、好企業、好項目因爲用地問題而遲遲不能在達州落戶。要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探索對製造業重大項目試行“環評預審”,實施環評豁免管理一批、承諾審批一批、加快推進一批“三個一批”管理制度,不斷優化提升營商環境。要研究建立全面客觀的工作評價體系,激發動力活力,推動工作責任落實。

郭亨孝就貫徹落實會議精神講了意見。

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熊隆東,市委常委、祕書長杜海洋,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兵,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宣漢縣委書記唐廷教,副市長孫駿,市政協副主席王洪波,市政府祕書長李祝榮等參加會議。各縣(市、區)和達州高新區負責同志作了大會發言。

會前,參會人員還集體參觀了開江、大竹工業園區和工業重點項目。(來源:達州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