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中國歷史上的皇族相殺,最先想到的就是秦末的秦二世一口氣殺了自己的33個兄弟姐妹,最終導致了秦帝國的崩潰。項羽進入了關中之後,又殺盡秦朝宗族。秦二世和項羽都開創了一個不好的先例,一個是皇族自相殘殺,另一個對前朝皇族趕盡殺絕。不過之後的曹魏、西晉沒有延續這樣的“優良傳統”,反而對前朝宗室是比較好的。

到了東晉末年,殺盡前朝皇族的事情又出現了。

420年,北府兵的統帥劉裕稱帝,國號爲宋,開闢了南朝。劉裕是南朝最傑出的帝王,他兩次北伐,曾經收復山東半島、河南和關中地區;他打擊士族的勢力,提拔寒門,對後世的政治體制有較爲深刻的影響。他推行休養生息,爲“元嘉之治”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劉裕是寒門出身的人物,他掌權後自然要拿士族開刀,而司馬氏應該就算最大的士族了。於是劉裕一口氣殺了6個皇帝,將司馬氏有權勢的人殺了個精光。當然,劉裕不可能將所有的司馬氏殺盡,畢竟部落的貴族不會對自己產生任何威脅。從此,中國的皇族到下一朝就基本都沒有好的結果,不得不說劉裕的影響巨大。

劉裕爲了頑固自己的統治,防止地方勢力坐大,也就大量派遣劉氏宗族鎮守地方。當時南方上游的防禦重地——荊州,在東晉時期一直尾大不掉,威脅中央。劉裕於是規定只能讓宗室子弟鎮守荊州。宋文帝即位後,繼續推行劉裕的政策,劉義康、劉義恭先後爲荊州刺史,另外還分封了臨川王劉義慶、衡陽王劉義季、南郡王劉義宣、宜都王劉義隆、衡陽王劉義季、臨海王劉子頊 、山陽王劉休祐、巴陵王劉休、建平王劉景素、武陵王劉贊等。當時除了荊州之外,其中重要的州鎮也都由宗室子弟鎮守。

宗室鎮守荊州一帶,目的是“屏藩帝室”,使得荊揚一體。然而,劉裕和劉義隆的這一招不僅沒有解決荊州對中央的威脅,反而加劇了劉氏宗族之間的矛盾。在元嘉末期,宋文帝多病,先後擔任荊州、揚州刺史的劉義康總攬朝政,“勢傾天下”,使得宗室的矛盾開始爆發出來。440年,宋文帝終於採取措施,殺了擁戴劉義康的劉湛、劉斌等及其族人10多人,並將劉義康貶爲江州刺史。445年,劉義康被貶爲庶民,最終免不了一死。這是劉宋宗室殘殺的開端。

劉義隆當時擔心“宗室強盛,慮有內難”,加強了太子住宿東宮的防禦,“使與羽林相若,至有實甲萬人”。劉義隆最初的太子爲劉劭,但他性黠剛猛,並有作亂之疑。453年,劉義隆有了另立太子的想法,於是劉劭先發制人,帶領東宮軍隊發動政變,殺文帝劉義隆和宰相江湛等,自立爲帝。元嘉之治就這樣草草結束了。

劉義隆

這時,劉義隆的第三子武陵王劉駿正在帶領江、豫、荊、雍四州軍隊進攻大別山一帶的“五水蠻”。政變的消息傳來後,劉駿就帶領大軍討伐劉劭,劉劭戰敗,退守臺城。這時候江夏王劉義恭投靠劉駿,劉駿則殺劉義恭十二子和長沙嗣王劉瑾、臨川嗣王劉曄等多個宗族子弟。當年五月,臺城被攻破,劉駿立馬殺了劉劭和四子,以及其同黨始興王劉濬(jùn)及其三子。當時有民謠流傳:“遙望建康城,小江逆流縈,前見子殺父,後見弟殺兄”。

劉駿繼位後,是爲孝武帝。當時他的叔父南郡王劉義宣坐鎮荊州已經有10年,可謂財富兵強。劉駿擔心他坐大,於是將劉義宣調爲丞相和揚州刺史,劉義宣不滿,發動了叛變。這場叛變很快被鎮壓,而劉義宣及其諸子均被新上任的荊州刺史朱修之殺掉。孝武帝在位10年,還殺了南平王劉鑠、武昌王劉渾、海陵王劉休茂、竟陵王劉誕等。其中的劉誕爲南兗州刺史,駐地在廣陵(揚州),劉駿猜忌他,於是帶領大軍圍攻廣陵,破城後下令屠城,死者數千人;將女口作爲“軍賞”,淪爲將士的奴婢。

465年,劉駿去世,劉子業即位,他還在繼續大殺宗室,先殺害了劉義恭及其四子,又殺劉子鸞、劉子師,他不僅殺宗室,還大殺大臣。他還計劃將他的六個叔父全部殺掉。劉子業的大規模屠殺引發了朝廷內外的恐慌,包括禁衛軍在內。就在第二年,劉子業被他的親信壽寂之、姜產之殺掉。

劉子業去世後,劉彧即位,爲宋明帝。這時,荊州的鄧琬擁立劉子勳爲帝,劉子勳的弟弟——臨海王劉子項、會稽太守劉子房也起兵響應。叛亂平定後,劉子勳和孝武帝劉駿的其他十二子全部遭到了殺害。劉彧又擔心自己的弟弟威脅自己,於是將自己的五個弟弟殺害了四個。472年,劉彧去世,劉昱即位。此時,劉彧僅存的一個弟弟桂陽王劉休範又發動了叛亂,最終被右衛將軍蕭道成消滅掉。之後,建平王劉景素又叛亂,兵敗身死。

宗室內鬥之中,大權旁落到了蕭道成的手中。477年,蕭道成殺劉昱,立其弟弟劉凖爲帝;479年,蕭道成正式稱帝,建立南齊,劉宋政權就此滅亡了。蕭道成稱帝后,隨即殺了劉凖,“宋之王侯,無少長皆幽死”。根據統計,劉氏宗族150多,有25個在15歲之前就夭折,有4個因爲天花而去世,有8個無疾而終被殺,有107個在政治鬥爭中被殺,其中蕭道成殺的有7個。劉宋的宗室基本在長期的內亂中被殺光,只有宋文帝的第九子劉昶(chǎng)在出任徐州刺史時,投降於北魏才免遭此難。

劉宋宗室的自相殘殺,證明了分封制的落後。在西周時期,推行分封制有利於統治征服的地區。在秦朝廢除了分封制之後,再實行分封制就是開歷史的倒車,最終會引發宗室內戰。如西漢的分封制引發了“七王之亂”、西晉的分封引發了“八王之亂”,而劉宋分封宗室也導致宗室的自相殘殺,最終導致這一支劉宋血脈消亡殆盡。而宗室內鬥,百姓同樣遭難,可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