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啓的歷史節點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勝利召開。

會議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了未來5年乃至15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奮鬥目標和行動綱領,吹響了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衝鋒號角。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爲實現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作出應有貢獻,是長三角地區的使命擔當。

齊心奮鬥新徵程、攜手描繪壯闊新藍圖。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長三角地區勇當探路者,爭當踐行者,正向着更加美好生活砥礪奮進。

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掀熱潮

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

連日來,長三角各地迅速掀起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熱潮,各省市領導紛紛在第一時間召開會議,認真部署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各項舉措。

比如上海

10月30日,上海市委舉行全市黨員負責幹部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會上提出,要進一步堅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信心和決心,努力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把上海打造成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更加積極主動發揮開路先鋒、示範引領、突破攻堅作用。

比如江蘇

10月30日,江蘇省委召開領導幹部會議,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提出,要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強富美高”,在新的起點上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在現代化建設上走在前列。

現代化的江蘇,經濟強要強在現代產業體系,增強國際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爲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作重要支撐;百姓富要富在高品質生活,讓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生活越來越好;環境美要美在生態宜居,打造人們心目中的最美江蘇;社會文明程度高要高在文明素養的全面提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與現代化建設相適應的治理體系。

再來看浙江

10月30日上午,浙江省委召開領導幹部會議,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提出,要謀劃以數字化改革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謀劃以“四大建設”爲主平臺優化省域空間佈局、構建城鄉新格局,謀劃富民惠民安民、推進共同富裕新的舉措,努力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

安徽也明確了自己的定位。

在10月30日下午召開的常委會擴大會議上,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提出,要科學編制“十四五”發展規劃,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增強改革創新根本動力,建強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本目的,描繪好安徽未來發展藍圖。

長三角示範區成立一年亮答卷

2019年11月1日,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正式揭牌,一年過去,這個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交出了亮眼的創新答卷。

據“上觀新聞”報道,10月31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成立一週年現場會在上海青浦召開,會上發佈了一週年建設“成績單”——

一年來,示範區聚焦跨區域協同發展中最具共性的問題,形成32項具有開創性的制度創新成果;聚焦互聯互通、生態環保、創新發展和公共服務四大領域,全力推進60個亮點項目,示範區高質量發展動能顯著增強。

一年來,示範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草案實現了"一張藍圖管全域",提出將示範區打造成"世界級濱水人居文明典範";重點跨界水體聯保專項方案、生態環境管理"三統一"行動方案等出爐,在跨區域生態環境一體化管理制度創新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突破人才流動門檻的外國高端人才、專業技術人才資格互認等,吸引了不少企業落戶示範區;異地就醫門急診免備案政策出臺,讓三地231萬參保人員異地就醫更加方便。

數字的背後,是示範區的一體化改革逐漸走向深水區。

從單個的項目協同到一體化制度創新,帶來了區域發展的高品質,今年前三季度,示範區兩區一縣合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8%,逆勢上揚,實現正增長;新增企業登記數量同比增長12.6%;實到外資同比增長31.8%,兩區一縣組成的長三角生態綠色發展示範區,正在成爲高質量發展的新熱土。

如何種好一體化制度創新試驗田,打造引領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標杆,推動示範區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取得新突破?

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峯在現場會上提出,要通過一體化制度創新進一步推動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要在一體化制度設計的“無人區”裏闖出新路,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經驗,爲長三角乃至全國更大區域提供示範。要着力加強生態環境治理,提升城鄉基礎設施水平,發展綠色經濟,打造踐行“兩山理念”樣板,共創人居環境新典範。

李強則指出,要強化“一體化”意識和“一盤棋”思想,分工合作、拉長長板,形成更有力的推進合力、更強大的整體優勢。上海將進一步發揮龍頭帶動作用,主動跨前做好服務,與蘇浙兩省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希望國家有關部委繼續給予大力指導支持,推動更多改革任務在示範區先行先試。要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整合各界力量共同參與。始終保持創業激情,加快推進各項重大任務落地落實,奮力創造示範區發展新奇蹟。

滬蘇浙皖大咖齊聚聊“流量”

這個週末,長三角還有一件大事引人注目。

網聚長三角,共話深融合。10月31日,長三角·紫金網絡傳播創新峯會在無錫舉行。

本次大會以“網聚長三角 共話深融合”爲主題,探討交流網絡傳播創新發展,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不斷壯大網上主流輿論,持續強化區域互聯互通,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貢獻傳播力量。

全黨全國和各行各業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際,網絡傳播肩負着光榮的使命和職責。

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楊小偉說,要不斷開創網絡傳播工作新局面,擔負起新時代賦予的職責使命,關鍵要在四個“力”上下功夫:要堅持舉旗定向,堅守網絡傳播定力;要聚力融合發展,釋放網絡傳播潛力;要聚焦創新力量,激發網絡傳播活力;要聚合多方資源,壯大網絡傳播合力,共同書寫長三角區域“1+1+1+1>4”這篇大文章,爲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注入網絡傳播“新動能”。

當前,長三角三省一市在媒體聯合矩陣、網絡聯動傳播等方面積累的經驗、湧現的成果,正成爲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的強大“正能量”和澎湃“動力源”。

江蘇省委副書記任振鶴提出,長三角網信事業發展的“新徵程”面臨共同使命,要聚焦重大時代課題,加強優質內容供給,創新傳播方式方法,以更多叫得響、傳得開的精品報道和可視化產品,樹好“風向標”、唱響“主旋律”,爲長三角發展築牢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長三角網信事業發展的“融合路”必將越走越寬,期待與兄弟省市一道,共植“深融合”基因、共育“複合型”人才、共建“新媒體”生態,把長三角網信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共同打造“正能量朋友圈”,會上,“三省一市”網信辦分管負責人共同簽約,宣告長三角網絡傳播協作機制和網絡評論協作機制正式成立。當日,“美美與共融合共生”——長三角重點網絡媒體聯動傳播機制建設;“新時代新縣融”——縣級融媒體中心發展態勢展望;“抓風口搶機遇新媒體新發展”——新媒體傳播態勢研討暨第二屆太湖網絡傳播創新大會;“網書正能量匯聚長三角”——網絡文學在現代傳播中的新作爲這四場分論壇活動也同步舉辦。

延伸閱讀

江蘇戰疫觀察:經霜黃花分外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