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总是喜欢“悲秋”。

从屈原的“悲哉!秋之为气也”,到刘彻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从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到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关于秋天,古人最多的感觉就是发愁。

为天气转凉而发愁,为树木凋落而发愁,为白露成霜而发愁,为寒蝉凄切而发愁。特别是,还把秋天与时光的流逝、朋友的离别、思乡的情愫联系在一起,可谓是悲的一塌糊涂,愁的风生水起。

相反,在现代人的意象中,对于秋天的感觉,却总抱持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即使小学生写作文,也总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金黄的稻田一眼望不到边”。

至于朋友圈中,更是秋天的各种美景,并且往往还配上两行文字,要么是秋高气爽,要么是层林尽染,要么是秋水长天,要么是万山红遍。

那么,和现代人相比,为什么古人喜欢悲秋呢?我感觉,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物质生活的匮乏。至少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取暖问题。

现在,天气转凉后,出门有秋衣、毛衣、羽绒服,回家有空调、地暖、天然气,基本上取暖并非什么难事。

但是,在古代,却没有如此优越的条件。

穿衣,往往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居家,有时会“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与现代的生活,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二是疾病问题。

秋天,因天气转凉,人们时常会染上感冒之类的疾病。但是,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感冒这类疾病,吃些药基本也就过去了,实在不行打打针、输输液,基本上治愈不成问题。

但是,在古代,可能就并非如此容易了。

李白在年轻时,雄心万丈,仗剑远游,结果到了扬州,却卧病在床,而那时,很可能正好就是秋天。

也可能正是生病,让李白愁绪满怀,结果创作出了千古传诵的经典诗篇——《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是出游问题。

现在,如果在秋天出行,不仅会准备衣物,还会注意天气预报。如果有寒流来袭,那就多穿两件衣裳。

但是,在古代,却没有天气预报。或者即使有人能看星相,掐手指,算一下天气,也总是不会太准。

所以,古人在秋天出行时,往往带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一场秋雨、一阵寒流,就可能把原有的出行计划,彻底打乱。

比如,李商隐在巴蜀,打算回长安的家,结果赶上了秋雨,只能写信回家,告诉妻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因此,综上所述,古人的“悲秋”,其实根源在于物质生活,而这也恰恰证明了唯物主义哲学原理,物质决定意识。

而现代人,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对于秋天,也就少了很多的悲情。如果还像古人那样悲秋,那就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简而言之,就是“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