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總是喜歡“悲秋”。

從屈原的“悲哉!秋之爲氣也”,到劉徹的“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爲霜”;從杜甫的“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到柳永的“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關於秋天,古人最多的感覺就是發愁。

爲天氣轉涼而發愁,爲樹木凋落而發愁,爲白露成霜而發愁,爲寒蟬悽切而發愁。特別是,還把秋天與時光的流逝、朋友的離別、思鄉的情愫聯繫在一起,可謂是悲的一塌糊塗,愁的風生水起。

相反,在現代人的意象中,對於秋天的感覺,卻總抱持着一種積極的態度,即使小學生寫作文,也總是“秋天是收穫的季節,金黃的稻田一眼望不到邊”。

至於朋友圈中,更是秋天的各種美景,並且往往還配上兩行文字,要麼是秋高氣爽,要麼是層林盡染,要麼是秋水長天,要麼是萬山紅遍。

那麼,和現代人相比,爲什麼古人喜歡悲秋呢?我感覺,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物質生活的匱乏。至少存在以下三個問題:

一是取暖問題。

現在,天氣轉涼後,出門有秋衣、毛衣、羽絨服,回家有空調、地暖、天然氣,基本上取暖並非什麼難事。

但是,在古代,卻沒有如此優越的條件。

穿衣,往往是“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居家,有時會“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與現代的生活,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二是疾病問題。

秋天,因天氣轉涼,人們時常會染上感冒之類的疾病。但是,對於現代社會來說,感冒這類疾病,喫些藥基本也就過去了,實在不行打打針、輸輸液,基本上治癒不成問題。

但是,在古代,可能就並非如此容易了。

李白在年輕時,雄心萬丈,仗劍遠遊,結果到了揚州,卻臥病在牀,而那時,很可能正好就是秋天。

也可能正是生病,讓李白愁緒滿懷,結果創作出了千古傳誦的經典詩篇——《靜夜思》: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三是出遊問題。

現在,如果在秋天出行,不僅會準備衣物,還會注意天氣預報。如果有寒流來襲,那就多穿兩件衣裳。

但是,在古代,卻沒有天氣預報。或者即使有人能看星相,掐手指,算一下天氣,也總是不會太準。

所以,古人在秋天出行時,往往帶有很大的運氣成分,一場秋雨、一陣寒流,就可能把原有的出行計劃,徹底打亂。

比如,李商隱在巴蜀,打算回長安的家,結果趕上了秋雨,只能寫信回家,告訴妻子:“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因此,綜上所述,古人的“悲秋”,其實根源在於物質生活,而這也恰恰證明了唯物主義哲學原理,物質決定意識。

而現代人,隨着物質生活的提高,對於秋天,也就少了很多的悲情。如果還像古人那樣悲秋,那就有些“爲賦新詞強說愁”了。

簡而言之,就是“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