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中年,總會想到油膩一詞。他們大腹便便、頭髮稀疏、皮膚鬆弛、鼻毛外露,泡枸杞,帶手串,世故圓滑,邋遢不堪。而油膩的核心,則是肥胖。俗話說,一白遮百醜,一胖全沒有,喝涼水都長肉的中年時代,讓肥胖成爲告別青春最後的揮手。而且,肥胖不僅有損中年人的形象,還危及他們的健康,動脈粥狀硬化、冠狀動脈堵塞、心臟病,都與肥胖息息相關。

因此,通常看來,肥胖這種體質全無是處。然而,在劍橋大學臨牀獸醫解剖專家大衛·班布里基眼中,並非如此。他認爲,肥胖這種生理機能,是人類進化的結果。

在遠古時代,原始人類的食物並不穩定,可能今天能逮到一頭猛獁象,明天卻只能打到一隻野兔子,所以,在喫飯問題上,總是飢一頓、飽一頓。於是,那些善於儲存脂肪的人類,才更容易生存下來。

但是,爲什麼只有人到中年,纔會逐漸發福呢?對於這一問題,在大衛班布里基的《中年的意義》裏,則能夠找到系統的解答。作爲生殖生物學家,大衛班布里基認爲,中年是人類數百萬年演化的產物。中年發福,便源自於這演化當中。

一、中年,遠古演化的遺存

在我們的印象中,古人十分短命。在我國,曾有專家論證,古人平均壽命約爲30歲。在西方,也有人認爲,中世紀時期,人們的平均壽命要在30歲以下。如果以40歲作爲人類中年的起點,那麼,這些古人從未進入過中年。假如人類從未有過中年,中年只是近年來人類平均壽命增長的產物,那麼,也就不存在中年的演化了,或者說,人類中年的演化剛剛開始。

對此,大衛班布里基不這樣認爲。他認爲這些早夭的平均壽命,只是人類進入農業社會之後的情形。而農業社會,對人類歷史來說,只是一段剛剛開始的旅程。因爲,農業出現大約1萬年,人類起源要在數百萬年之前。如果,按照200萬年計算,那麼農業社會之前,至少還有199萬年的人類歷史,占人類歷史進程的99.5%。這99.5%的人類歷史,才最能夠決定人類的演化。

因此,判斷人類起源以來的平均壽命,最有力的證據,不能文字記錄下來的史料,而是深埋在大地之中的人類化石。通過對人類化石的發現與研究,我們會發現,在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老年人的數量其實非常多。農業社會的出現,反而成爲了降低人類壽命的元兇。

按說,農業是人類進步的標誌,卻爲何會減少人類壽命呢?在大衛班布里基看來,至少存在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營養。進入農業社會,人類的食物不再豐富,只侷限於自己種植的少數作物,因此,會造成營養失衡,人類不再強壯。另外,如果收成不好,也容易造成饑荒,形成餓殍遍野的慘狀。還有,農業生產與狩獵採集相比,在付出同樣的努力下,所收穫的食物量很少。據估計,狩獵採集5小時,便可以獲得一天所需的食物;而農業生產,則需要一整天。

第二個原因則是疾病。農業的聚居型社會,容易造成傳染病的傳播。而飼養牲畜,也會讓人類與動物的接觸時間增加,增加患病的可能。並且,人類在從事農業生產時,翻土也會將土壤中的病原菌帶入空氣,被自己吸收。

因此,最初的農業生產,對於人類個體的壽命,存在一定威脅。但是,農業能夠提供穩定食物來源,可以提高人口密度,這些優勢,對於人類文明顯然更爲重要。爲了整個種族的繁衍,個體壽命的減少,也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不過,通過以上論證,我們還是能夠得出確切的結論,那就是在農業出現之前,人類壽命要長得多,遠古部落中,既有白髮老人,也有垂髫兒童,當然,也有着那些猥瑣的油膩中年。所以,中年是數百萬年自然選擇的結果,絕非近代物質生活提高之後的反常現象。

而中年人,也必然會在人類歷史的演化過程中,發揮出自己的獨特作用。

二、中年,認知能力的巔峯

當一個人進入中年,總會感覺精力不足,感覺遲鈍,似乎進入了人生下坡路。確實,對於人類的感官來說,包括視覺、聽覺、嗅覺等,在進入中年後,都有所衰退。在視覺上,會逐漸出現“老花眼”;在聽覺上,會逐漸出現“老年性聽損”;在嗅覺上,對於氣味的反應也越來越差。除以上這些感覺之外,在思考速度上,中年人也呈現出明顯下降的趨勢。

然而,中年人的認知能力,並沒有因爲感官和思考速度的衰退進入末路,而是對思考方式進行了重組,形成了對世界認知的新方式。總體來說,具有兩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控制。中年人,往往最擔心失去對事物的把控,同時,他們對於人生又擁有很多豐富的經驗。因此,基於以上兩點,他們在選擇目標時,會更加務實,更加靈活,以確保目標的實現。

第二個特點是保守。中年人做事情,往往不是去爭取更大的成績,而是竭力於避免更大的錯誤。因此,在中年人的計劃中,總要把問題、危機、困境擺在前面。而一件事情,如果解決了問題,戰勝了危機,擺脫了困境,那麼這件事情,也就實現了成功。

控制和保守,共同組成了中年人的思維方式,雖然失去了鋒芒畢露的棱角,但卻更加切合實際,因此,也就擁有了更多成功的機會。

另外,中年人在情緒把控上,也更爲成熟,雖然他們也會受到情緒影響,但是與年輕人相比,反應已經平和了很多。雖然,很多人認爲這是中年人的一種遲鈍,但在大衛班布里基看來,這更像是人類情緒和思想達到的一種平衡。

因此,在中年階段,人類的認知能力並沒有退化,相反,而是達到了巔峯。在《中年的意義》中,大衛班布里基認爲,如果畫一張認知能力與人類年齡的關係圖,那麼,這張圖應該是一座低圓的小山丘,而這座山丘平坦寬廣的頂峯,就是人類的中年。

孔子在《論語》中,曾經說過: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不惑,所達到的便是認知的新高度。這一點,與大衛班布里基的觀點,可謂不謀而合。

三、中年,文化傳承的橋樑

人類,其實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很多動物生出來就能站立、覓食,具有生存的基本技能。人類的嬰兒,卻只會啼哭。而且,即使與靈長類動物相比,一隻5歲的黑猩猩,已經能夠獨立生存,而人類5歲的孩子,還呵護在父母的臂彎之中。

然而,如此奇怪的人類,卻戰勝了所有物種,成爲萬物之靈,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其中原因,就在於人類的親本投資,也就是把大量資源投資到孩子們的頭腦中,讓他們掌握生存技能,懂得謀生本領,並且擁有創造能力,從而將人類文化代代傳承,使人類社會薪火相傳、生生不息。這種親本投資,其實廣泛存在於動物界,只是人類的親本投資更復雜、更嚴苛,持續時間也更長。

人類的這種親本投資方式,其實也十分獨特。因爲,對於很多生物種族來說,親本投資都隱藏在基因之中,讓它們生下來就能夠站立、覓食;而人類更多的親本投資,卻在基因之外,需要長時間的撫養與教育。因此,人類的親本投資,主要包括兩種東西:

第一種東西是食物。一個孩子,特別是一個嬰兒,如果沒有成年人的撫養,是很難長大成人的。但是,在狩獵採集社羣,一對夫妻難以獨立撫養子女。在對南美狩獵採集者的研究中發現,每對夫妻撫養孩子時,還需要1.4個成年人的幫助。而社羣中的中年人,便起到了這種輔助作用。

第二種東西是信息。動物的技能,大多來自於基因;人類的技能,則來自於教育。所以,人類孩子最大的任務,並非生產,而是學習。長輩也通過孩子們的學習,將思想、技術、經驗、價值觀等所有信息傳承下去。至於傳承者的重任,自然落在了處於認知巔峯的中年人身上。

因此,一個人從童年到中年,都擁有了自己獨特的任務。童年時代的任務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青年時代的任務是狩獵採集、生育後代,中年時代的任務是教育輔助、傳承文化。一個人進入中年,也便從以往狩獵採集的體力工作崗位,退居二線爲從事教育工作的腦力勞動者。

當然,中年人角色的轉變,是一種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過程,他們當然也會擔負狩獵採集任務,但任務重心卻會逐漸轉移到教育工作上。

現在,我們可以回到文章開始提出的問題了,爲什麼人到中年,纔會開始發福?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由於角色的轉換。因爲,隨着角色轉換,中年人覓食和取得食物的方式發生了變化,不再是狩獵採集的主力,也不再擔負生育繁殖任務,所以,在食物匱乏的遠古時代,他們或者爲了保證自身生存,或者爲了把珍貴的食物留給後代,演化出一種節約型體格,對於食物的需求逐漸降低,並更善於將食物的能量,囤積爲脂肪。

中年人的這種演化,能夠保障遠古時代狩獵採集社羣的生存發展。然而,進入食物過剩的現代社會,卻成爲了導致他們日益肥胖的肇始之源。因此,對於整個人類來說,中年人的將軍肚、水桶腰,絕不是一種油膩,而是爲了人類社會的繁衍生息,所做出的一種自我犧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