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對於承包學校的食堂,學校一般有兩種收費做法:一是收取租金;二是抽成。最常見的是收取租金,旱澇保收;直接抽成的其實並不算多。其次就算是抽成,沒有一家學校會選擇抽取利潤,正常都是抽取營業額。爲什麼要抽取營業額呢?因爲利潤數據太難把控,如果抽取利潤,承包者只要做好賬目,可以讓你這個餐廳的利潤維持在其想要的一個數值,甚至更狠一些,偶爾出現負數(當然出現負數的次數不會多,否則經常虧損,還一直承包,顯然有點過於假了)。

相比較利潤而言,抽營業額則比較簡單了,因爲目前的學校的食堂大部分都已經是刷卡消費了,很容易從系統中讀取到你真正的營業額。有人會說,營業額也可以造假啊,比如我讓學生用微信支付我收款碼的二維碼,甚至我還能通過優惠措施鼓勵學生們用這種方式,避免刷卡消費。這種當然完全避免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一則學校對於食堂的營業額有一個大致的預估值,相差太大的話,學校會調查瞭解,甚至暗訪,很容易就發現你這種行徑,所以說這個方式並不是很容易走通。

20%的營業額可接嗎?

如果說抽20%的利潤當然可接,什麼是利潤呢?利潤就是的營業額扣除掉你的成本(具體包括水電、人工、材料成本等等),這纔是你的利潤,也就是抽20%的利潤,相當於最終如果賺100元,學校拿走20元,你還有80元,賺100萬元,學校拿走20萬元,你拿走80萬元,如果虧了,學校沒得分,你也沒賺錢。

因此除非說這個食堂的利潤很一般,比如你分80%,一個月也就到手一萬元以下,否則那麼幾百幾十萬的,學校根本不會給你,其完全可以給予領導的親戚承包,所以抽20%利潤,現實中基本看不到,抽20%營業額的到有可能。

不過如果抽20%營業額的,建議你慎重考慮與評估,拿掉20%的營業額,還能保持利潤的話,實在太難太難了,更大的可能就是你在白白打工,在我看來如果學校是抽5%的營業額還差不多,最多不超過10%,否則與其談租金更加的實在。

一般的大學都是明檔經營,就是把一個個窗口作爲檔口分包出去,然後根據營業額提點,提點額平均在20%左右。學校收取租金(管理費)10%左右,經營承包商10%左右。如果學校先抽走了20%,也就是說本來10元的餐標,變成了8元,然後扣除1元的能源和低值易耗品費用、2元人工費,就剩下5元。那麼,這5元就是食材成本和你的經營利潤了。試問你如果再想從這5元裏純賺1元還是2元的話,餐盤裏還能看見啥?所以如果是抽取營業額的20%,你大概率是賺不到錢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