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社會如何發展,戰爭的陰影好像從來都沒有消退過,在歷代發生過的所有戰爭裏,二戰讓很多人都印象深刻,因爲它造成的傷亡以及損失實在太大了。目前爲止世界上一共只發生過兩次世界大戰,二戰就是最後一場,二戰落下帷幕以後各國也意識到了不能再有這種規模的戰爭了,爲了更好地維護世界和平與安穩,聯合國被建立起來了,通過發展也是變得越發完善了,大規模的戰爭幾乎不可能再爆發,和平成爲了當今世界的追求和堅持,可是戰爭依舊沒有徹底被清除,它只是被侷限於小範圍內了。

例如你知道科索沃戰爭嗎,看到這個名字你或許會覺得有點茫然,可是如果說是美國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你可能立馬就知道它意味着什麼了,這起轟炸事件和科索沃戰爭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其實科索沃戰爭在最開始的時候,戰爭性質也就是國家派別爭鬥而已,類似於朝鮮戰爭,實質上就是民族內戰,可是被美國攪和以後影響範圍越來越多,參戰的國家也是越來越多,從科索沃戰爭身上我們能夠看到朝鮮戰爭的影子,它們在很多地方都比較像,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相似的本質,比如兩場戰爭美國都想把中國捲進來。

這時候很多人應該會想到,抗美援朝戰爭面對美國的挑釁時我們會決定出兵,可爲何這次的中國卻選擇避戰?在那個形勢下中國可以說是做出了明智的選擇,直到很久以後旁人才意識到這一點。

在那個時間段,中國的發展與建設也來到了關鍵階段,軍隊也不夠成熟,而且,當時,蘇聯早已不復存在,世界上已經沒有國家能抗衡美國了,它已經慢慢實現了自己的全球霸權主義,雖然說俄羅斯拿到了不少蘇聯財富,軍事實力得到了快速增強,可是俄羅斯國內在經歷了動亂以後纔剛穩定,根本沒實力和美國叫板,加上受到傷害的是我國,俄羅斯也不好做什麼而中國自己又沒法做什麼。

抗美援朝時我軍在條件極度艱苦的情況下贏了美國,可是需要注意的是,當時中國的傷亡也非常大,而且還是因爲獲得了不少蘇聯援助的更先進的武器裝備,所以我們才能以弱勝強,可是科索沃戰爭裏情況變了,那時候的中國拿不出什麼東西和美國去打,加上路途遙遠,而且科索沃並沒有表示希望中國來幫忙,顧及到中國的未來,以及種種因素,中國在極度憤怒之下只是表示美國應該對他的行爲做出合理解釋,卻沒有用武力還擊回去。

事實上,從長遠的角度來說這種選擇是有利的,要是中國參戰,美國的計謀自然是得逞了,可是中國好不容易建設起來的東西又要重新歸零,更何況科索沃這個地方有點特別,它遠在歐洲東南部,中國的後勤補給會面臨很大困難,倘若開戰,國內要恢復很難。

而且,那時候一切已成定局,不管如何努力,那些鮮活的生命也凋零了,中國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快速變強,而我們現在,絕不會容忍這種行爲再次發生,美國再想挑釁中國,就得謹慎再謹慎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