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尚和海工受事故影響資金告急!母公司振江股份欲出借鉅款被質疑 

中國網財經11月5日訊 (記者 裏豫 趙戎)風電、光伏設備公司振江股份(603507.SH)日前發出公告稱,上交所對其提出問詢,要求該公司解釋向子公司尚和(上海)海洋工程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尚和海工”)提供1.5億借款計劃案中沒有提及的資金來源以及未來收回是否有風險等問題。此前,被振江股份寄予厚望的尚和海工因旗下海上風電安裝船“振江”號發生海水浸漫事故而停止運轉至今已有4個月,何時能恢復生產仍屬未知。上市公司一直努力淡化“振江”號事故給公司帶來的影響,至今未向公衆披露事件進展和損失估算。但從此次的借款計劃來看,影響可能相當嚴重。

上交所從此前上市公司大幅增資子公司尚和海工到如今的借款計劃一直問詢不斷,顯然是對振江股份在尚和海工問題上的信息披露質量並不滿意。

新船出事故運營暫停 母公司欲借鉅款被質問資金來源

2020年7月8日,振江股份發佈公告稱,於2020年7月5日接到公司控股子公司尚和海工通知,其旗下海工船“振江”號發生海水漫浸事故,具體情況如下:2020年7月4日(週六)21點左右,“振江”號在江蘇如東海域作業過程中發生海水漫浸事故,目前“振江”號處於站樁狀態,船載設備無法正常運轉,本次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詳情見本網2020年7月9日報道《新船首秀事故或影響定增 振江股份打起“信批”擦邊球》)。

就在披露事故公告的前一天,振江股份披露了2020年定增預案,擬發行不超過38421420股,募集資金不超過5.72億元。所募集資金中1.6億元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振江股份在公告中稱:公司目前的流動資金尚存在缺口。公司負債水平相對較高,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3月末,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爲28.77%、50.14%、56.87%和 58.68%,上漲趨勢非常明顯。

該預案隨後通過了臨時股東大會表決,但還未經監管部門批准。

上交所對振江股份的問詢函中提出:上市公司擬向尚和海工借款不超過1.5億元,借款期限爲兩年。根據公司的三季報顯示,賬面貨幣資金爲1.39 億元。公司應該說明借款的資金來源、資金成本,評估對公司產生的財務壓力和機會成本;款項具體計劃用途;尚和海工其餘股東是否同比例出具借款或提供擔保措施。

損失現狀遲遲不報被質疑 問詢函要求限時披露

上交所在問詢函中還重新提到振江股份高溢價收購尚和海工股權及“振江”號從建設到投入生產過程中的種種風險情況,並要求公司說明尚和海工自“振江”號出事故後目前的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借款)公告披露,本次公司向尚和海工借款,主要用於對尚和海工旗下海工船的維修,恢復風機吊裝業務。請公司補充披露:

(1)目前尚和海工的生產經營及財務狀況;

(2)“振江”號預計的修復週期及需要投入的金額;

(3)結合上述情況,充分評估相關款項的收回是否存在風險,本次借款的合理性、必要性及其依據,並說明公司爲保障資金流向和資金回收等安全性問題已採取或擬採取的措施。”

資料顯示,尚和海工成立於2016年6月,初期一直未有明確的主營業務。2017年3月,尚和海工與七0八所簽定“振江”號海上風電安裝船的設計合同。2018年4月即被振江股份增資1.4億元持有其80%的股權,評估增值率爲2017.03%,據稱此次增資款項主要用於“振江”號的建造。“振江”號以上市公司名字命名,顯然被振江股份寄予厚望。據介紹,該船是國內首座1200噸自航自升式風電安裝平臺,由七0八所設計研發,由武漢船機爲尚和海工“量身”打造。船上不少設計皆爲國內首創,因此受到業內關注。

但該船命途多舛,先是建造時間延期,到2019年3月才交付給尚和海工。開始工作不久就出現海水浸漫事故,停止運轉至今。對此上市公司稱可能導致尚和海工繼2019年之後,2020年業績承諾再次無法完成,並將有計提商譽減值的風險。

由於振江股份未對“振江”號事故調查進展和尚和海工的損失額度以及是否要對被耽誤工期的客戶進行賠償等情況做詳細披露,投資者一直對此持有疑問。從相關信息可以推斷,尚和海工不僅是當年業績承諾再次無法完成的問題,目前資金鍊也已經告急。2019年11月,振江股份曾公告稱,爲尚和海工提供不超過5億元的擔保額度。如今只過去短短一年時間,尚和海工爲何卻連修船的資金都沒有了?此次上市公司在自有貨幣資金只有1.39億元的情況下,又要借款1.5億元給尚和海工用於修船,這樣做法是否存在損害上市公司投資者利益的風險?

根據振江股份2018年4月高溢價收購尚和海工80%股權時第三方出具的項目估值報告,尚和海工2020年—2023年每年預計能完成50座風電安裝數量,按每座299.15萬元單價計算,平均年收入約爲1.50億元。根據2020年4月披露的尚和海工相關股東業績承諾公告,尚和海工2020年度、2021年度和2022年度應實現的歸屬母公司扣非淨利潤數累計金額不低於1.30億元,平均每年歸母扣非淨利潤應不低於約4300萬元。

目前看,以上2020年的估值和承諾均已泡湯;根據海工裝備的維修和施工週期情況來看,2021年也大概率會受到影響。尚和海工的窘況勢必拖累母公司業績,根據振江股份半年報數據,公司上半年的淨利潤一共也只有3494萬元。

據業內人士介紹,振江”號海工船發生事故時,正在爲華能如東400MW海上風電項目執行吊裝任務。事故發生後,必然會耽誤客戶的項目施工進程。當前,中國海上風電開工規模高達11GW左右,在海上風電退補政策的時間期限下,各開發商正在趕工期、搶電價,而海上施工設備則處於嚴重短缺狀態,客戶方尋找替換設備的難度較大。華能是否會因爲項目進程被耽誤而要求賠償?相關風險損失也需上市公司加以評估並作出說明。

記者向上市公司相關人士詢問尚和海工事故情況及損失影響,對方表示需等調查結果出來才能告知。根據相關規定,振江股份需在5個交易日內回覆上交所11月2日問詢函中提出的披露要求。本網記者將繼續跟蹤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