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背景評書中都有十八路反王,這十八路反王指的是自立爲王的義軍首領,有李淵、李密、高談聖、沈法興、劉武周、王溥、唐璧、雷大鵬、蕭銑、李子通、徐元朗、李執、高士達、張稱金、鐵木耳、高士遠、羅子突厥、孟海公、高士魁、吳可玄、朱燦、福克宗坦、薛鳳池等,評書版本不同,“十八路反王”的組合也不同。

《興唐傳》中的下八路反王是:唐王李淵、西魏王李密、大梁王李執、小梁王肖銑、濟南王王薄、江南王沈法興、海州王高士魁、冀州王高士達、陳州王吳可玄、易州王鐵木耳、南陽王朱燦、河北王李子通、濟南王唐璧、襄陽王雷大鵬、口北王福克宗坦、沙漠王羅子都、金堤王張稱金、川蜀王薛鳳池。在這十八路反王中,最數李淵勢力大,因爲李淵有隋唐第一條好漢李元霸。

在紫槿山,李世民把十七路反王在到山裏,李元霸把守山口。李世民讓十七路反王寫降書,不寫降書就不準出山。李世民一發話,各路反王都因懼怕李元霸寫了降書,李密一開始不想寫,秦瓊、魏徵、徐茂功等人說:“我等都無法退敵,請萬歲自擇吧。”李密一看,只好寫了。十七路反王都寫降書,就是因爲怕李元霸,不然的話,誰也不會寫降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