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上映之後,批評之聲如潮,但對軍迷來說,還是有個小小的亮點的,那就是在遭到美軍炮擊之後,志願軍呼叫炮火支援,步兵和工兵陣地後方的炮兵陣地一輪喀秋莎齊射。喀秋莎劃過夜空的鏡頭閃過之後,切換到美軍飛行員,塔臺傳來的消息說,我方炮兵陣地已被摧毀,請你迅速返回基地。

這一幕,許多軍迷看到的時候,流下了熱淚:終於等到這一天。

從1927年南昌起義建軍起,人民軍隊最大的問題始終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嚴重的火力不足。從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到抗日戰爭時期,一直到解放戰爭時期,都始終處於火力嚴重不足的狀態,所以,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出現了三打贛州不克的情況,到抗日戰爭期間,關家腦戰鬥包圍五百多日軍,卻最終能在敵人增援之下,讓鬼子殘部突圍而去,解放戰爭前期,多次打硬仗打不下來,都是因爲火力不足。

也是因爲缺乏重武器,許多戰役、戰鬥都未能達到預期目的,有些情況下甚至不得不在已經取得戰場優勢的情況下,卻因爲武器裝備不濟,不得不放棄,撤離戰場。在長征中,缺乏重武器時間太久的二方面軍,在繳獲敵人一門榴彈炮之後,捨不得扔掉,乾脆拆了,扛着、抬着、拉着、拽着這個大傢伙爬雪山、過草地,走完了長征。

到解放戰爭後期,情況終於有所改觀了。遼瀋戰役期間,東北野戰軍各種炮集中起來,也能有上千門了,僅僅打了兩三天,就讓號稱有堅固永備工事的錦州守軍感覺,自己完全被壓制住了,而且高射炮可以組成交叉火力,封鎖機場,讓從瀋陽空運炮彈的國軍飛機無法降落,也不敢空投,城裏的範漢傑只好硬着頭皮捱打,等待救援。結果直到錦州被突破,國軍的援軍也沒來,範漢傑也拿到了直通功德林的錄取通知書。

當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的跨過鴨綠江的時候,各部隊攜帶的武器雖然已經算是當時解放軍能拿出來的最好的裝備,但到了朝鮮戰場上才發現,這些裝備和美軍相比,完全不是一個層次。雖然第一次戰役和第二次戰役中美軍仍然對志願軍的戰法感到陌生,所以還是發現我軍在穿插他們的側後方,就會立刻撤退,但一些團以上建制掉隊之後被包圍,也不再像第一次戰役中那樣驚慌失措了,而是就地建立陣地,堅守待援。

美軍地面部隊全部機械化或摩托化,共有坦克1000餘輛(每個步兵師和陸戰師各編有140餘輛)、裝甲車330餘輛(每個師各編有35輛),每師還編有各種車輛3800餘輛。志願軍既沒有空軍參戰,也沒有海軍參戰,地面部隊也沒有坦克和裝甲車編制,每個軍只臨時配有100輛左右負責物資運輸的汽車。

美國地面部隊每個師除裝備坦克外,還有各種火炮959門,包括榴彈炮72門、各種直射炮(山炮、野炮、無坐力炮)120門、各種迫擊炮160門、高射炮64門、火箭筒543具,其中70毫米以上口徑火炮330餘門。美軍在朝鮮有7個師和第八集團軍總部,總計有各種火炮6049門,其中榴彈炮568門、高射炮784門(不包括南朝鮮軍和其他“聯合國軍”的)。

志願軍一個軍才編有各種火炮522門,相當於美軍一個師的二分之一,包括有直射炮108門、各種迫擊炮333門、火箭筒81具,而且沒有坦克,也沒有榴彈炮和高射炮,其中70毫米以上口徑火炮僅190餘門。志願軍一個軍的火炮僅相當於美軍一個師火炮裝備的54%。即便是考慮到美軍一個師的編制和志願軍一個軍相當,這個裝備水平差距也是巨大的。

正是因爲火力配備的巨大差距,在入朝之後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戰役中,我軍只能儘可能減少白天行軍,在夜間行軍,避免被美軍發現。在一些戰鬥中,更是出現了將敵人一部完成合圍,但卻硬是喫不下來的情況。用《亮劍》裏孔捷的話說,甚至出現過一個軍包圍敵人一個團,敵人還能據險堅守,在援軍的火力支援和空中支援之下,突圍而去。

經過我國的努力爭取,蘇聯老大哥也在抗美援朝期間,大力向我軍提供武器裝備。到抗美援朝後期,我軍武器裝備與美軍的差距已經有了大幅度的縮小。即便仍然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至少在陸軍裝備上,差距還是大幅縮小了。到1953年金城戰役,也就是《金剛川》的背景時期,我軍在主動進攻中,已經可以指哪兒打哪兒了。

比如《金剛川》裏的高射炮,雖然作爲掩護全師過江的部隊,僅有兩門高射炮,全師也僅有六門,但和入朝之初我軍完全沒有防空火力,只能用機槍對空射擊的時候相比,也已經有了巨大的進步。因爲這是多與少的區別,而不是之前那種有和沒有的區別。在完全沒有防空武器的時候,志願軍只能夜間行軍,有了防空武器,就可以在有掩護的情況下,白天行軍了。

所以,當《金剛川》裏的志願軍戰士看着喀秋莎劃過夜空的壯麗景觀的時候,臉上流露出的除了好奇和驚訝之外,還有滿滿的幸福感,手指着說,這是我們的喀秋莎,這是我們的喀秋莎!終於,我軍不再是用血肉之軀和步兵武器以及各種土辦法來對付敵人的炮擊了,而是可以用喀秋莎直接一輪齊射,摧毀對手的炮兵陣地了。

“喀秋莎”就是蘇聯在二戰期間研發、生產和裝備的BM-13多管自行火箭炮。這種火箭炮的特點在於,他不需要汽車牽引,而是完全裝在車上的,機動性極強。喀秋莎的另一個著名的特點是射速非常快,可以在短時間內形成密集的火力輸出。每輛喀秋莎火箭炮發射車有八條發射架,可以裝十六發炮彈,射程可以達到8.4公里,10秒鐘就可以發射完。

在二戰中,喀秋莎就讓德軍喫盡了苦頭,所以被一些蘇軍士兵戲稱爲“斯大林開心炮”。1951年9月,也就是志願軍入朝作戰一年之後,才第一次裝備喀秋莎,但很快就在朝鮮戰場上展示出了它的威力。在著名的上甘嶺戰役中,喀秋莎也裝備和投入了戰鬥,並且造成了敵人的大量傷亡。所以,到抗美援朝的中後期,志願軍戰士都很喜歡喀秋莎,也是美軍的噩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