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我國軍隊便沒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實戰機會。因此近年來西方有一些媒體也開始認爲:目前的我國軍隊缺乏了必要的實戰經驗,嚴重的影響軍隊的戰鬥力水平。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可以肯定的,缺少必要的實戰經驗對我國以往軍隊現代化建設中確實出現過一些問題。如早年間我國海軍陸戰隊曾廣泛裝備的07式海軍陸戰隊迷彩服,在非洲吉布提基地執行作戰任務時,其藍白色服裝顏色便與當地的氣候環境截然不同。而同時期的其他國家的海軍陸戰隊早已經裝備適應各種環境的不同迷彩。

客觀上看:實戰經驗確實對一個國家軍隊的戰鬥力水平擁有着一定的檢驗,然而這也並不代表着一切。

在二戰時期,擁有着豐富實戰經驗的關東軍依舊在此後被蘇聯和美軍打得損失慘重。特別是在當今世界背景下,國際環境總體趨於和平穩定,大規模的戰爭發生的可能性已愈發減少,更多的局部衝突所以依靠主要還是先進的武器裝備。

海灣戰爭時期,從兩伊戰爭時期走過來擁有着豐富作戰經驗的伊拉克軍隊,卻依舊被擁有高科技裝備的美軍打的體無完膚,僅僅40余天就將伊拉克軍隊打的節節敗退,最終取得了海灣戰爭的勝利。

近年來隨着軍事變革的不斷發展,我軍也積極通過各類軍事演習不斷的提升我軍的實戰化能力。例如我國在朱日和演習場舉行的紅藍對抗演習,就完全是在實戰化背景下進行的對抗。同樣也有效的錘鍊了我軍部隊的實戰化能力。

因此總的來看,實戰經驗對於一個軍隊的發展來說確實有一定的好處,然而單單看實戰經驗就判定一支軍隊的戰鬥力水平是完全不科學的。

畢竟近年來西方國家所謂的實戰經驗也不過是低強度下對一些恐怖分子的打擊而已,並沒有遇到過旗鼓相當的對手,而這樣背景下取得的實戰經驗又有多大的意義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