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清朝,很多人會想起清末簽訂的各種不平等條約,如《璦琿條約》喪失了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北京條約》使清朝喪失了40多萬平方公里;《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使清朝又失去了44萬平方公里等等。

但實事求是地講,清朝對於中國最大的功績還是版圖,怎麼說呢?

在明朝末年的時候,大明帝國的版圖,北至遼東,西至嘉峪關,東至浙江,南至海南島,是非常小的一塊地盤。而大清建國之後,把遼闊的東北,帶了進來,其次,也把蒙古高原征服了,納入了版圖,不但如此,清朝還把西藏、新疆、臺灣也正式納入了中國的版圖

所以說,大清帝國在中國的歷史上,是立有大功的,可以說如果沒有大清的話,我們今天的中國,是不可能有這麼大的版圖。

明末實際有效控制的行政區域爲“兩京十三省”:南直隸(南京)、北直隸(北京)、雲南、陝西、湖廣、江西、廣東、廣西、浙江、福建、遼東、河南、山西、貴州、山東。如下圖,其實是非常小的。

但到了清朝就不一樣了,清朝鼎盛時期疆域圖如下。清朝經歷康雍乾三朝的武功,直接控制了蒙古、西藏、新疆(後來在晚清時期設省)、臺灣(後來也在晚清時設省)等地區。

國土遼闊有很大的好處,一個國家的國土越大,國家的戰略縱深就越大,也就越不容易亡於外國入侵,例如在近代史上,英國、法國乃至八國聯軍,都不敢對大清發動大規模的滅國戰爭,就是因爲大清的國土太大,侵佔大清全境的成本過高,沒等你徹底亡了大清,首先你侵略國自己的國家財政,就崩潰了。

因爲,打仗是要花錢的,對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發動滅國戰爭,花費是天文數字,基本上可以說,地球上沒有哪個國家能承擔得起這種天文數字的財政支出。當年侵華日軍侵入中國,打了八年,不但沒能佔領中國全境,而且還把日本自己的財政和國力給拖垮了,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所以,國家大,當然是好事,有些文藝青年說“國家大有什麼用,人民幸福才重要”,這是文藝青年說的傻話,千萬不要被文藝青年帶了節奏,人民幸福固然重要,但是國家幅員遼闊,也很重要,在戰略上,國家地理版圖大,是非常佔優勢的。

對此,你怎麼看?

期待您的精彩點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