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讲述一个身边真实的案例故事,这似乎也是无数家庭女性角色的真实写照,杨艳结婚7年,是一个儿女双全在外人眼中十分幸福的女人,但内心的心酸和无助,却只有她自己清楚,当初生二胎之前做身体检查,医生就提醒,说本就是敏感体质,若非必要,不要再生,最起码不要急着生。

但老公家重男轻女,婆婆一个劲地做思想工作,说现在年纪轻好调理,年纪再大大不论精力还是身体恢复都会急剧下降,再加上丈夫的软磨硬泡,不断地重复这个问题,她还是心软了。

因为她觉得这样可以有助于家庭和谐,让丈夫一直这样或更好的爱自己。但由于生二胎时大出血,再加上调理不当,落下了一身的毛病。但不论丈夫还是婆婆,没有丝毫的在意和感恩的态度,觉得女人就是太娇气。

常常是那句,“你别老是想就好了”好似女人一身的毛病,全都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装给谁看的。

婆婆是山区的人,价值观以及生活习惯都截然不同。孩子受了伤,他会用偏方锅底灰去往伤口上涂抹。更会在水果没有洗干净的时候就递给孩子吃,说没干没净吃了没病。而当妻子和丈夫说这一切的时候,丈夫却反驳道“这个时候在这个城市能找到锅底灰,你也不想想老人花了多少心思,年纪大了,你要尊重他的行为。孩子都有愈合能力,没有什么大不了。而且孩子不要太娇惯,不然长大都会想你一样“

生活中家务完全是女人自己承担,因为那都是女人该做的。两个人创业的小店面,从员工管理再到后期销售,完全依旧还是女人一个人在支撑,而男人每天睡到日上三竿下午才露个面,就匆匆又离开店面。理由很简单,一个人明明可以做的事,干嘛还要牵扯自己的精力。

女人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感受不到一丝的助力,还要再回到家后,不停地听丈夫与婆婆的唠叨,说人家的女人儿媳多么的贤惠,态度有多么的友善,女人很崩溃,自己已经忙得焦头烂额,还要忍受阴阳怪气说给自己听的话。

她痛苦,绝望,但对于自己一身的病和生活的不堪,她恨的不是丈夫和婆婆,而是自己。自己明明知道是身体不好,明明知道自己是敏感体质的人,为什么要因为各种原因去急着生二胎。只为满足别人抱孙子的心愿,贪恋男人的温柔。

她更恨自己从一开始就默许丈夫的不作为,让他睡懒觉多休息,帮他分担所有的工作。因为女人觉得这样不仅仅有助于家庭的和谐,还能腾空让丈夫的时间,可以更加珍惜自己,付出更多的宠爱与温柔。

但结果,丈夫是有时间和精力了,没事参加个骑行队,偶尔去踢踢足球,晚上空闲再约兄弟喝喝酒,而女人呢?不过是一个可以帮他打理家务又能撑起店面的管家和保姆。

起初留下的纵容,后期所有的委屈和倾诉都终将被定义为矫情,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自己的没有底线,婚姻是两个人的,从那一刻就应该两个人共同分担,而不应该因为各种原因去培养一个根本不懂得感恩的丈夫。

她更领悟到了,从一开始就不该同意和婆婆同住,因为两代人不同的生活理念以及生长背景,怎么可能相容。恨自己的软弱,恨自己的无知,恨自己不恰当的行为,造成了自己最后的悲剧。

女人的不幸大多源于贪恋温柔,存在太多自己以为的美好幻想。以为自己不图他的财,只图他对自己的好,但最终这样的牺牲在对方看来,不过是你别无选择才有的凑合。

女人也往往误以为男人老实的好脾气,就可以对自己更加的体贴温柔,但往往越是这样的人,越会把暴脾气留给家人和自己,因为他在外面已经受了太多的气,以至于不会再忍气吞声。

女人更是常常以为,只要自己多付出多成为他的助力,就会得到更多的珍惜,他会有时间腾空出来对自己好,给自己想要的惊喜。但是《三十而已》里的顾佳和许幻山夫妻就是十足的例子,你以为的帮扶,阻止了男人的成长,牺牲一切换来的不过是觉得你是妈妈一样管控自己。

又或者想杨艳丈夫一样,觉得自己可以甩手掌柜,什么都不用理。所以生活中很多的伤害都是自己点滴挖的坑,不要用自己的牺牲作为赌注,尤其是孩子,最终不但不会换来你以为的关爱,还会让子女成为牺牲品。

女人要懂得为自己负责,要对得起自己,才不至于让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团糟。没有人会因为你的牺牲而加倍珍惜,只能因为自己的幼稚而买单。世界上没有后悔药,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没有人会去疼惜你因为什么走到这样的结局。#婚姻情感感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