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原市教育局出台中小学生“学生减负”新政,《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实施意见》,据说网上欢呼一片,看到一篇自媒体文章甚至说,“太原家长再也不用陪娃写作业了”。

这完全是一种故意曲解以吸引眼球,赚取流量。因为,在太原市教育局的这份文件里,从头到尾,也没有提到家长陪娃写作业,而只是为了规范老师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笔者将文件通读了三遍之后,提取了这份文件的核心内容如下:

1、原则上不通过微信、扣扣群布置学生作业,让学生自己记录作业。

2、学生作业采取“基础作业+弹性作业”模式,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严格控制作业量。

3、学生身心健康优先于学业成绩,保证中小学生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小时。

4、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

5、延长托管时间不得超过18:30,所需费用由财政补贴、收取服务费来解决。

从以上内容来看,怎么也得不出家长从此再也不用陪娃写作业的结论。

其实,太原市的所谓新政并不新,只是对教育部文件的再贯彻再强调。这些内容,在教育部的减负文件里,都是明确过的。

不过,也不能说就没有新意,比如学生作业采取“基础作业+弹性作业”的模式,这一点明确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模式,就是因材施教的体现,所有学生都要完成基础作业,而弹性的部分,则根据学生自身情况,选择性完成。

为什么说明确很重要呢?因为现在有些家长,太喜欢挑刺老师,如果不予明确,明明是因材施教,但在现实中,却被家长说成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从而投诉老师。这事不是没有发生过,而是发生多起了。

从政策层面,规范老师的作业布置,是很有必要的,但任何一个地方的教育部门,都不会对家长是否陪孩子写作业作出规定,因为那是家长自己的权利和行为,政策不会进行干预。

陪伴学生写作业,这是负责任的家长的必然做法,也是理所当然的,我们总不能要求老师陪学生做家庭作业吧?

陪伴孩子学习,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是给孩子以安全感和信心,以及掌握孩子的学习状况,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首先,陪伴孩子学习,有利于树立起孩子的学习信心。

有家长在身边做后盾,孩子对于学习上更有信心,因为家长的爱心本身就是对孩子的鼓励,加上家长对孩子的进步给出及时的表扬,孩子怎么可能没有信心呢?

其次,陪伴孩子学习,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一点,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学生在校学习习惯,由老师负责培养,而在家庭时的习惯,必定是由家长培养的。

孩子学习,写作业、朗读、预习等,家长陪伴身边,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做得好和做得不到位的,这时候,家长就会对好的进行表扬激励,对不到位的,提出要求。

在这样长期的陪伴中,孩子也就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撒手不管的放养式作业,必然导致孩子养成一些不良习惯。

第三,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就是亲子交流的过程,就是指导学习的过程。

父母跟孩子是需要经常交流的,而学习时的交流显然是很重要的,通过这个交流,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清楚了,对孩子的想法有了了解,从而也就能够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作出正确的反映。

当然,陪伴不是简单的陪在孩子身边,要的是家长的身心合一的陪伴,而不是人在心不在。有的家长在孩子身边玩手机却要求孩子认真写作业,有的心思早已在麻将桌上,孩子问话都没听到。这样的陪伴,只是一种敷衍。

综上所言,陪伴孩子学习,陪伴孩子写作业,这是家长负责任的表现,把太原教育新政,理解为再也不用陪娃写作业,完全是一种胡扯。

如果,作为家长,真的相信了这样的胡扯鬼话,那么,你已经走上了毁娃之路。

大家同意小编的观点吗?欢迎留言交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