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的一位家長火了,連他自己也想不到,因發任性發布了一個任性視頻,竟然上了央視新聞。

江蘇家長任性退羣

這位家長屬於崩潰後的任性,他在這個視頻中怒懟:“我就退出家長羣怎麼了!”理由是老師上課不用心教,下課作業讓我改,那我要你們幹什麼?

在視頻結束時,這位家長更是來了句靈魂反問:教是我教,改是我改,還要昧着良心說老師辛苦了,究竟誰辛苦?

雖然我屬於教師陣營,但我特別能理解這位家長的憤怒。即使他說的有些誇張,也同樣反映出了一些實際情況。

我是一直反對老師要求家長改作業的,教育部也明確要求不得佈置家長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改作業。

這位家長遇到了,在工作和輔導孩子的雙重壓力之下,情緒崩潰,最終以這種方式表達了自己的反抗和不滿。

就我所知,要求家長改作業的老師還是很少的,因爲工作關係,接觸了很多老師,也接觸了很多家長,並沒有發現多少這樣的老師。

不過,要求家長在學生作業上簽字的是很多的,我覺得這並不過分,這不會給家長帶來負擔,而是家長對孩子負責的表現。但即使是這樣,也還是有家長很不滿。

老師是各種各樣的,家長也是形形色色的,這不奇怪。我們要看的,是絕大多數,而不是盯着個別和少部分。

家長羣的是與非,是家長羣的錯?

關於家長羣,跟所有是事物一樣,都有硬幣的兩面。她帶給了老師和家長溝通的便利,同樣也滋生了不少問題。

自從有了家長羣,家長和老師在這裏互通消息,共同商討學生的成長和教育,帶來的諸多便利不言而喻。

教育部曾經要求不得通過家長羣佈置作業,但是在後來的疫情期間這個要求自動也就作廢了。試想,如果不是網絡軟件,如何“停課不停學”?一刀切都是不理性的。家長羣的功勞不可抹殺。

但是,家長羣裏的不和諧也是顯而易見的,家長之間互懟的,家長與老師互懟的,家長抓老師小辮子的,獻媚式“老師辛苦了”確實令人反感乃至作嘔。

可是,這是家長羣的錯嗎?家長羣只是一個工具,運用得好,促進家校關係的和諧,運用得不好,激化家長和老師的矛盾也很正常。

關鍵是在於運用,在於管理。在家長羣建立之初,就應該明確羣的主要用途,是以通知爲主還是要家長討論爲主,是全天候開放還是固定時間段禁言和開放?這是首先必須定位的。

家長羣只要管理到位,老師和家長扮演了各自的角色,做到邊界清楚,到位而不越位,這樣的家長羣無疑是有益無害的。

誠然,有人羣的地方就有矛盾,但在羣規中可以明確告知羣成員,不同意見私信,以避免矛盾激化。對於什麼情況下會被踢出羣,也作出明確的告知。

細節上,老師不一定當羣主,當一個管理員就挺好,選擇一位熱心家長當羣主,豈不更好?

老師情緒崩潰,也能任性退羣嗎?

關於家長的委屈乃至情緒崩潰,如果換位看待,老師崩潰的時候,其實比家長更多。老師是以一對多。

那麼多家長都會遇到問題,而關心的都是自己的孩子。而老師必須顧及全部的孩子,也就要照顧所有家長的情緒。

俗話說,衆口難調,那麼多的家長,老師很難讓人人都滿意。夜深人靜時,未睡的家長都可能向老師發問,何況老師上課、開會、活動時有很多呢?

而家長往往不考慮這些,只想到老師沒有回覆自己的詢問。曾經有一位家長,因爲老師遲迴復其信息40分鐘,憤怒之下衝到學校掌摑老師的事件發生。

因此,老師崩潰的時候,肯定比家長要多得多。可是,當老師崩潰時,能夠像江蘇這位家長一樣,發個視頻,任性退羣嗎?

老師做不到,也不能那樣做,老師只能是一個人默默療傷,這些,家長有何嘗知悉,又有多少家長同情和理解?

其實,老師和家長應該是天然的同盟,也都是學習學習的外部因素,學習的主人是學生,不是老師也不是家長。

老師和家長只要各自盡到職責也就行了,學習成績如何,還是取決於學生的天賦和努力程度。

遺憾的是,很多時候,我們的老師和家長都做錯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