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當前的處境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在美國政府的重重禁令下,華爲空有一身芯片設計的本領,但卻找不到一家芯片工廠來爲其製造生產,更狠的是,在禁令的影響下,各大芯片巨頭都不能向華爲自主出售芯片產品,華爲面臨缺"芯"之困。

過去十多年間,華爲芯片設計能力飛速發展,幾乎形成了全系列的芯片產品,而華爲的各個業務板塊的產品都逐步實現了芯片的自研自用,在這樣的局面下,缺"芯"對華爲的大部分業務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比如,智能手機、通信設備、服務器等。

近日,有媒體報道,華爲正計劃在上海建設建立一家"不使用美國技術"的芯片工廠,該製造廠預計將從製造低端45納米芯片開始,華爲的目標是在2021年年底前爲"物聯網"設備生產28納米芯片,到2022年爲5G電信設備生產20納米芯片。

爲什麼要自建芯片工廠?

如果此消息爲真,華爲真的投入到芯片的生產製造環節,這也意味着華爲正式走上IDM道路。

所謂IDM是指企業集芯片設計、芯片製造、芯片封裝和測試等多個產業鏈環節於一身,這種模式在早期是多數集成電路企業的選擇,但在後來的全球化分工過程中,這種模式已經逐漸被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分工模式取代,目前僅有極少數企業能夠維持,比如三星、德州儀器等。

走IDM道路對華爲來說是不得已的選擇,但在目前的情況下幾乎是唯一的選擇,這是華爲唯一能夠擺脫美國控制、能自主生產製造芯片的道路。IDM模式有很多優勢,比如,它能自主設計技術路徑,可以實現繞開美國技術的"陷阱",此外,IDM能實現設計、製造等環節協同優化,有助於充分發掘技術潛力,面向未來的話,還能率先實驗並推行新的半導體技術,當前無論多牛逼的企業,比如蘋果,都依賴於臺積電的芯片工藝,其產品的性能很大程度取決於臺積電在工藝上取得的突破。如果華爲能實現半導體技術的創新和突破,這毫無疑問就是霸主地位了,當然,這應該是很遙遠以後的事情了。

IDM模式也有很多劣勢,比如,要把所有生產環節都在內部閉環,這必然要求公司規模龐大,這將帶來較高的管理成本和運營成本,整體資本回報率偏低。同時,有可能因爲自身技術跟不上而造成產品落後,產品競爭力缺失等。

整體來說,這對華爲來說不是什麼好的選擇,但這是華爲脫困的唯一的選擇。

45納米有多落後?

很多人對華爲此舉提出質疑,質疑在於:45納米太落後了,生產出來有何用?

誠然,45納米是非常落後的芯片工藝,早在2007年,英特爾發佈第一款基於45納米的四核處理器,帶領世界跨入45納米全新時代。這樣算來,45納米已經是14年前的工藝了,而如今最先進的工藝已經是臺積電非常成熟的5納米工藝了,在這樣的背景下,45納米的芯片現在還有應用的價值嗎?

事實上,我認爲,雖然45納米是十幾年前的工藝,但事實上,可能很多人都沒想到,45納米依然是當下主流的量產工藝,大量路由器、網絡設備,用的都是45納米的芯片,因爲很多設備本身的體積夠大,對功耗也不是太敏感,對芯片體積和功耗沒有太多要求。

如果華爲能夠順利量產45納米,這意味着工廠建成,馬上就能爲自家的路由器、網絡設備提供自主的芯片產品,立刻就能賺錢,這毫無疑問解了華爲燃眉之急。華爲建的不是研究院,不是爲了一下子就站在最尖端,而是爲了量產和實用,後續再慢慢地迭代突破就好了。

以華爲的技術實力、工程化能力、強大執行力,只要搞起來,早期就是實驗驗證,優化工藝,鍛鍊隊伍的過程,我相信兩年內搞出20nm沒有太大問題,後面就是一步步地啃硬骨頭了。半導體18個月一個週期,犧牲一部分商業利益,差不多2-3年就能迭代一次。按照以往規律,只要中國人掌握的技術,外部封鎖至少解禁高1-2個等級的。到那個時候,華爲的自主空間就大多了。

爲什麼在上海?

很多人也對華爲選擇建廠的地點有疑慮,爲什麼選擇在上海這樣地價貴、人工成本貴的地方,而且還特別扎眼,低調點不好嗎?

我覺得這裏面有更深層次的考慮,一是產業鏈角度,當前上海是半導體產業鏈最完整的城市,事實上,報道中也提到,華爲沒有芯片製造經驗,因此該工廠將由上海市政府支持的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有限公司運營;二是人才的角度,想要快速吸引人才形成生產力,可不就得往最貴的地方跑嘛,前陣子已經有風聲說華爲在上海大批招半導體人才;三是上海市政府的宏觀管理和支持+上海微電子的底蘊+華爲的戰鬥力和組織力,成功率肯定會大幅提升。

這事能成嗎?

1988年,當時華爲說要成爲全世界最大的通信公司,大家都覺得是任老闆畫餅吹牛,但事實上華爲用了20多年把這個看起來不切實際的大餅變成了現實。

我認爲,不管怎麼樣,華爲敢進軍這個行業就已經邁出了一大步,認真努力,哪怕失敗,也總比那些嘴炮和冷嘲熱諷好要好一萬倍!如果做成了,這家芯片工廠毫無疑問就是中國芯片事業乃至IT發展事業的井岡山根據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