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来自媒体的消息称,自5月18日我国商务部公布了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的最终裁定结果后,澳大利亚方面提出了复审请求,但被拒绝。

资料显示,大麦是主要的酿酒和饲料原料,澳大利亚作为全球大麦的主要出口国,每年约出口150万吨酿酒大麦及250万吨饲料大麦,其中,对华出口约占其总出口量的70%,2018年的贸易额一度高达15亿澳元(约合人民币70.5亿元)。

但数据也显示,澳大利亚出口到我国的大麦产品出现非常明显的量增价跌态势,而且占我国但消费市场份额维持在50%左右的极高水平。

在我国国际商会的申请下,我国商务部分别于2018年11月19日和2018年12月21日对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件进行立案调查,并于2020年5月18日作出最终裁定:自2020年5月19日起,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征收73.6%反倾销税、6.9%反补贴税,征收期限为五年。

实际上,在对澳大利亚大麦实施双反之前,我国对于进口大麦关税是比较低的,一般是3%的关税,其中种用大麦是零关税,对澳大利亚大麦根据自贸协定则都是零关税待遇,进口数据由市场调节。

但随着大量澳大利亚大麦低价倾销而来,我国国产大麦产业遭受了实质性的损害,种植效益和面积连年下降,如果这一现象一直持续,我国的本土大麦生产可能会消失,对我国的农业安全构成威胁,更对我国农作物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

据悉,在对澳产大麦实施双反之后,目前我国大麦进口主要来自法国、乌克兰等国来补充。最新海关数据显示,1-9月我国累计进口大麦464万吨,同比略增。

而来自澳大利亚的数据则显示,今年澳大利亚大麦作物产量预计将超过1000万吨,创下四年来新高。同时,在缺失中国市场之后,该国也在积极寻找沙特阿拉伯等替代市场。

但澳大利亚贸易官表示,与中国市场相比,销往替代市场将使每吨大麦少卖36.12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据来自媒体收集的数据显示,1995年以来澳大利亚共对我国发起了65起反倾销调查和19起反补贴调查,目前有26起调查裁定的对华贸易救济措施在执行中,4起在调查过程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