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的梗突如其來的火爆甚至火登上熱搜讓人猝不及防,閱讀量7.5億、評論超16.9萬條讓“打工人”一時風光無限。而“打工人”一詞也成爲商標界的新寵,目前已經有兩家公司先後註冊了帶有“打工人”字樣的相關商標,另有6個“打工人”商標正處於等待受理階段。面對打工人一詞的火爆以及打工人商標註冊的熱捧,將引發了三點思考:

第一點思考:什麼是打工人?爲什麼打工人會火爆網絡?

說起打工人,你會想到什麼?春運的民工潮?還是街道的環衛工人?抑或是家政、保姆、保安和餐館服務員?

說到打工人就不能不說“打工宣言”。這是繼“保安日記”後,又火爆的“打工宣言”,不僅僅是展現的當代黑色幽默,更是反映的當代打工人積極樂觀的心態。

《打工宣言》是:生活裏80%的痛苦來源於打工,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打工,就會有100%的痛苦來源於沒錢,所以在打工和沒錢之間,我選擇打工。

有生活的無奈,但也有對生活的主動選擇。赤裸裸的現實,但也是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寫照。

另一個《打工宣言》則充滿着打工的王道,“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記住,打工纔是王道,我們都要做打工人。”

在“打工人”眼裏,打工並不是丟人的事,只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途徑,是自強、獨立的標誌。不自哀自怨、不自輕自賤,挺起胸膛、堂堂正正,靠自己的雙手打造自己的人生。

因此,“打工人”的火爆正是目前社會現實的寫照,生而爲人、靠自己的雙手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靠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雖然心懷理想,但爲了生活也只能燃燒自己,照亮公司;雖然心中有詩和遠方,但更需要生活的苟且。

打工不是貶義詞,更不是下賤的代名詞,而是一種生而爲人,我要打工的理直氣壯;特別是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人人想創業、人人想當老闆的社會,打工是不是更接地氣的現實主義?

第二點思考:迴歸打工心態,讓一些人的思想歸零?

說起打工人,肯定很多人想到的是藍領的工人。實際上,從廣泛的意義角度看,“打工人”是對所有從事體力勞動或者技術勞動的人的統稱。如果再精確地定義,那麼,打工人就是與老闆相對應的名詞,無論是工地搬磚的工人、食堂和餐館的服務員、街道的保潔、家庭裏的保姆,還是坐在辦公室“996”的白領、企業的中層領導、甚至一些管理者,都應該是“打工人”。

以前我們對職業按照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劃分,但實際上,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是打工者。

現實中一些人不再承認自己是打工者,如一些企業的管理者,習慣和喜歡員工叫自己老闆,以爲別人叫自己老闆自己就真的成了老闆了,只有在被免職、退休時才真正發現自己不過是一個打工者而已;有的人一從事管理工作就走向了打工者的反面,處處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甚至想方設法欺詐普通的打工者,最後反而受制於自己制定的制度。

看到一個故事:一個企業的人事經理姓李,爲公司制定了一系列對員工不利甚至坑員工的管理制度,並在這一制度之下解聘、裁員了很多員工,很多員工在解聘後得不到任何的補償。這位人事經理自然是很得意。但是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換來了一份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李經理想不通,自己爲公司兢兢業業、費盡心機卻換來如此的下場,因此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公司給予補償。勞動仲裁人員與李經理很熟,告訴李經理你們公司的管理制度是在你手裏制定的,以前很多員工被解聘也都是你代表公司打得官司,結果公司都贏了,你再打官司有什麼意義呢?這時候,李經理才發現,原來自己只不過上一個打工者,而以前自己看不起那些打工者。

打工人一詞的火爆,讓那些所謂的僞老闆、真打工者回歸了心態,認清了自己的地位,改變了高高在上的習氣,迴歸民間的本源,不也是一種社會的進步呢?

第三點思考:火爆即商機,蹭熱點是有效的,但更有限。踏踏實實努力纔是最核心的競爭力

火爆必然帶來商機,要不爲什麼會有蹭熱度之說呢?“打工人”的火爆也必然帶火了商標圈。

目前,已經有兩家公司先後註冊了“打工人”相關商標,山東青島市“即墨區打工人小賣部“,經營範圍爲食品經營、菸草製品零售等;廣州執品貿易有限公司成功搶注下“早安打工人”的商標,主營商品批發貿易、文具製造等。還有6個“打工人”商標正處於等待受理階段,申請人的主營業務分別爲知識產權服務和商標代理等服務、機器和機牀、馬達和發動機和科學、航海和攝影類以及辦公事務和法律服務等多個領域。

打工人的商標固然因爲與衆多打工者的關係密切而讓人覺得親切,從而可能會有助於業務的發展。但是,針對“打工人”商標註冊問題,可能面臨因不符合商標註冊規定,不具備顯著性,不可註冊的尷尬。即使成功註冊,真正能夠發揮多大的效應也是一個未知數。“‘熱詞’商標的確會帶來新鮮感和好奇心,短期內可能會帶來一定的收益,但從企業長遠的發展角度看,商品質量和服務能力纔是決定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

打工人的火爆有其特定的現實意義和文化的內涵,但是真正強大的是打工人自己,也許一首《活着》道出了衆多打工者無奈的心聲和積極的理想:“不卑不亢不慌不忙,也許生活就應該這樣。難道說六十歲以後,再去尋找我想要的理想,我不想這樣活”。(麒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