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顏值、有實力、還幽默逗比,這樣有趣的小姐姐,有誰不愛!

撰文/eto、柳條

編輯/柳條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上週剛剛結束的無錫馬拉松,一位高顏值小姐姐受到了賽事官方鏡頭的關注,並且登上了官方完賽推文,估計不少跑友都見過她:

(圖片來源▲匯跑賽事)

這位小姐姐的實力可並不簡單,本屆錫馬她跑出了3小時21分20秒的成績,將個人PB提高10分鐘,女子排名第34名。

對於熟悉馬孔多裝備的跑友,看到這裏,是不是覺得這位小姐姐有些眼熟?

沒錯,她正是馬孔多裝備的形象大使,90後美女跑步達人——陳曉藝。

她有顏值,可偏偏要拼實力;她外向活潑、性格爽朗,跑步又快,跑友們都叫她“藝哥”!

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藝哥的跑步故事。

多才多藝的學霸,因爲減肥開啓跑步之旅

陳曉藝,出生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教育學本碩博學霸,目前在北京一高校做輔導員。穿上蒙古族傳統服飾的曉藝,是不是美滴很:

雖然出生在內蒙,但陳曉藝並不是從小在草原上騎馬、奔跑長大的孩子,她和其他城市的孩子沒什麼區別,大學之前都面臨着考學的壓力,上大學後每學期的800米體測簡直是她的噩夢。

回顧大多數的求學時光,藝哥對於體育課和800米測試完全可以用幾個詞概括——躲、逃、哭、崩潰。

喜歡美食又不愛運動的曉藝,大學時體重一度在120斤上下徘徊。直到2016年,減肥成了讓她跑起來的最後理由。

微胖時期的“黑照”

習慣早起的她,怕打擾舍友休息,望向宿舍樓下的跑道,她突然想試試自己能跑多遠。繞着操場,曉藝慢跑了8圈,3公里多。

拍拍自己痠痛的大腿,藝哥飄了,“我一口氣跑了8圈!”覺得自己很厲害;自那時起,曉藝正式邁上了自己的長跑之路。

帶着對跑步懵懂的認知,一開始曉藝對跑步里程、強度都把握不好,天性陽光的她,對跑步挑戰又有着一股子樂觀情緒。

沒有跑過5公里,就跟着跑友去奧森挑戰5公里,3公里後,在路上崩潰的曉藝被同伴慢跑着“拖”了回來,到了終點,藝哥又飄了,“我成功挑戰了5公里!”

跑前激動、跑中崩潰、賽後飄起,同樣的橋段,還發生在藝哥的10公里解鎖之路,曉藝也在摸索中痛並快樂着。

輕鬆、隨性的跑步和此前嚴謹、枯燥的治學生活完全不同,曉藝發現,這兩者不僅並不矛盾、還能互相促進。逐漸養成跑步習慣後,曉藝也越跑越快。

(2016年11月,曉藝養成跑步習慣)

在好友的帶動下,她加入了跑團,大家一起跑比賽,參加活動。2016年9月衡水湖馬拉松半程組,是她跑的第一場半馬比賽,2小時16分,10月北京女子半馬,2小時23分。

當時參加比賽的曉藝,沒有什麼成績追求,多數是爲了到各個城市喫和玩,隨着自己的感覺完賽就行。

2017年4月武漢馬拉松,陳曉藝首個全馬4小時47分完賽;

8月跑了“喫貨跑友”鍾愛的哈爾濱馬拉松;

9月北馬,4小時23分,終於在家門口認真了一會;

11月麗江馬拉松,聊到那場比賽,曉藝意猶未盡。整個賽道穿過了當地的小喫街,很多選手因爲高反退了賽,曉藝也跑不動了。

靠着一路的補給,晃晃悠悠的走了6小時48分,最後一名,組委會還給選手發了500元紅包;跑完麗馬胖了三斤。

2018年曉藝跑的比賽不多,但印象深刻的是這年北馬她差一點跑進4小時大關。

那些年藝哥跑的比賽

從隨性參賽的關門選手,到全馬破330的嚴肅大神

除了跑步,曉藝還保持着每週4次的游泳頻率,每逢冬季,還要泡在滑雪場,各類運動項目在帶來不同愉悅的同時,也讓她不經意中有了交叉訓練的效果,同時讓體能增進不少。

跑步三年後,2019年夏天她的月跑量近350km,隨着運動能力的積累,曉藝的跑步水平也有了質的變化。

10月河間詩經馬拉松,半馬她跑出了1小時41分成績,大幅度提高了半馬PB。11月北馬,她以3小時38分的成績,將全馬PB提高了22分鐘!

長期以來曉藝跑得很隨性,想跑了就多跑點,也沒有去講究方法,對成績沒有太大追求。另一方面,用她自己的話說,跑步就是圖一樂,全馬路上,自然是越慢,快樂越多。

然而,就是這樣一名隨性體驗型跑者,到2019年底,突然認真了起來。

11月北馬後,跑出不錯成績的曉藝,在朋友的“慫恿”下加入了光明樂跑訓練營,訓練營中,田玉橋總教練的一段話,讓曉藝內心熱淚盈眶:

“我理解那些熱愛馬拉松但不追求成績,只爲樂趣的跑馬者,作爲一名業餘馬拉松教練,我願意幫助所有熱愛跑步的人更科學地訓練,更享受地奔跑。

但我更尊重那些爲了成績刻苦訓練的業餘跑馬者,那種對突破自我的渴望,對榮譽感的渴求,爲了克服生活中的種種不便堅持訓練的毅力,爲了自我超越而灑下的汗水與淚水,甚至承受的傷病與痛苦……我都感同身受。”

一番激昂的講話,讓曉藝端正了此前的跑步態度,她想試試如果自己認真起來,能跑出怎樣的成績。她決心不再無休止的堆砌自己的參賽戰績,而是潛心對待每一次訓練和跑步。

之後她就跟着團隊的訓練計劃,每週的跑步分爲不同的類型,有氧跑、節奏跑、間歇跑、長距離跑。

一個月後到了2020年廈馬,教練說一個月的訓練只是打基礎階段,對於系統的馬拉松訓練來說儲備是不充分的,因此就建議她要麼棄賽,要麼當做一場長距離課去跑。

沒有跑過廈馬的曉藝不想錯過這場比賽,於是她就根據教練的建議,按長距離訓練配速先把前30公里跑好,後面就看狀態自由發揮吧。

在比賽前30公里,曉藝的體能一直都維持在一個非常好的狀態,所以在過了30公里後她纔看表,覺得自己有望PB,並達到330的成績。

3小時31分,她全馬PB了7分鐘!然後留下了這兩張“跑前笑靨如花,跑後梨花帶雨”的跑馬真實寫照,讓人哭笑不得:

此後疫情期間,曉藝只能在學校操場跑跑,完成既定的跑步任務;疫情好轉之後,她又開始跟着團隊一週訓練三次,週末會在奧森完成20公里及以上的長距離。

8月暑假她回老家準備了自己的婚事,沒顧上堅持訓練;9月迴歸,又開始了系統訓練,這大半年她的月跑量基本保持在300km左右。

10月24日中國教育半程馬拉松,曉藝以1小時35分的成績,獲得冠軍。

從全馬賽道6小時48分的玩賽選手,到站上領獎臺的跑步女神。堅持和熱愛之下,沒有什麼不可能。

11月1日無錫馬拉松,儘管今年堆積了不少跑量,但賽前她卻有些擔心:

“今年的備賽並不系統和完整,賽前幾位教練也建議不去參加全馬,長距離的有氧和耐力訓練過少,後程仍會非常痛苦。但只要比廈馬30公里後哭的短一些就可以,在今年這個特殊情況下希望我自己能夠享受比賽本身。”

馬拉松足夠長,可以把所有人平常訓練的短板和不足顯露出來。果然,前半程沒有壓住速度去合理分配體能,35公里以後長距離不足的缺點開始暴露。

雙腿已經難以提起速度,這也讓曉藝感到沮喪,而此時除了調整心態,任何人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賽道上觀衆、志願者給選手的加油和鼓舞,讓曉藝感受到久違的比賽氛圍,一路痛並快樂着。

最終,她以3小時21分20秒的成績完賽錫馬,PB了10分鐘。

雖然沒有跑進320有些遺憾,但曉藝說這場比賽跑得很盡興,這個成績取得,也感謝這一年沒有放棄的自己。

在你堅持和努力後,完成目標收穫的喜悅和成就感,即使再累,也令人欣喜若狂,這或許就是跑步的魅力。

積極活潑,影響帶動更多的人愛上跑步

與很多同齡的年輕人不一樣,曉藝的作息似乎是個“老年人”:晚上九點左右就睡覺,早上4點多就起牀跑步。四年來,憑着對跑步執着不懈的曉藝,通過控制飲食和運動,成功減下了20多斤,算得上是一個意外收穫。

你的堅持帶來的變化,就會逐漸影響到身邊的人。

天生樂於溝通的個性,還有體育和教育的共通之處,逐漸地,曉藝不僅成爲跑團中的活躍分子,還積極在校內教職工的馬拉松訓練營中擔任教練,成爲學校馬拉松運動開展的形象大使。

自己學會跑步,還要帶動更多的人,健康科學的跑,避免新人重走自己曾經走過的誤區,這也是獲取快樂和價值感的方法吧。

2020年伊始,全國高校無限期停課,這給曉藝更多相對寬裕的時間進行訓練。

在學校操場晨跑,這位上進陽光的女孩由此收穫了一大堆晨練的老教師的喜愛。晨跑後簡短的問候,合影拍照分享,構成了一天中最簡單和純粹的快樂。

今年3月一次無意當中,曉藝在抖音平臺上傳了一段自己20公里訓練的跑步視頻,良好的形象和不弱的硬實力,藝哥一下子火了,被推上了熱門視頻。

不論是有氧慢跑還是有強度的跑步課程,曉藝跑步有一個很大困擾,就是流鼻涕,爲此她還專門去看了醫生,但是日常生活中並沒有鼻炎。

但讓她沒想到的是,一次10公里42分的訓練後,她錄了一段視頻又火了,不僅僅硬實力,鼻涕泡都跟着飄了起來,網友們給她起了了外號“鼻涕妹”。

開朗的性格,陽光的外表,不俗的跑步實力,在視頻平臺,曉藝收穫了3.4萬粉絲。

儘管在跑步的進程上,磕磕絆絆,參賽不少,幸運的是,曉藝沒有在訓練過程中受傷。她總結自己的訓練經驗,分享給大家:

1. 注意自己的跑姿和跑步技術:擺臂、呼吸、步頻、心率、節奏等在日常慢跑中去調整和改善;

2.充分重視跑步熱身和跑後拉伸,避免運動損傷;

3.注意傾聽自己身體給予的反饋,及時調整;

4. 勞逸結合,讓身體得到有效的修復;

5. 無論減肥塑形還是訓練備賽,健康營養飲食:充足的蛋白質,粗糧代替精米麪,適量優質脂肪,飲食搭配要均衡,晚飯不要只喫水果(糖分很高)。

對於跑步,曉藝的態度是:熱愛但不癡迷。她喜歡跑步,跑步讓人感到很快樂,給人力量,也給人獨處的機會,可以傾聽,可以思考,可以減壓。

但曉藝認爲,跑步就是一個愛好,除此之外還要工作和生活,不要被束縛,放鬆去跑,開心就好,關鍵在於堅持,因爲堅持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在跑步成長路上,哭過笑過,熱愛着努力着堅持着,將跑步融入生活但不佔據生活,樂於分享,這就是樂觀向上,傳遞正能量的曉藝,你們喜歡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