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土面,是從前過年前後麗水鄉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年前是曬土面最好的季節,氣溫低易保存,氣候又足夠乾燥,如果遇上晴朗的天氣更好。曬好的面開箸、剪腳、收面一氣呵成。

在黃村鄉嚴鳥村,土面的製作歷史悠久,傳承百年,家家戶戶都會做。土面的配方很簡單,水,鹽,麪粉,僅此三樣而已,而簡單的配方製作出的,卻是讓多少在外遊子牽掛的家鄉味。

2015年大學畢業的方敏也曾是這樣一位牽掛着家鄉土面美味的在外遊子,而如今她卻已經是黃村方記土面的“掌門人”了。2016年,在父親的支持下,剛剛大學畢業一年的方敏辭去了杭州的工作,回到老家黃村鄉創業。回鄉創業,方敏首先想到了在外時想念的美味——黃村土面,這款美食既是商機,也是宣傳家鄉的載體。她想要讓家鄉的土面走出大山,賣到全國,讓更多的人熟知和喜愛。

說幹就幹,方敏開始招賢納士。土面的配方簡單,要做得比別人好喫就更難。不僅要控制好和麪的比例,還要控制好時間、溫度,每個環節都要精準,每個細節都要精益求精。比如土面的原料要用以傳統方式有機栽培的農家的麥粉,比如鹽的用量,鹽過量,麪條容易脆;鹽不足,麪條容易糊,且韌性不足,再比如麪糰要和六次以上,再細分搓條,上箸、串面一鼓作氣。

好味道來自民間,方敏知道這些必須是鄉里製作土面技藝精湛的老手藝人才能做到。創業初期的方敏忙得團團轉,一邊要尋找鄉里的老土面師傅,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則要在村裏開辦土面加工廠,謀劃產品的設計、銷路。在方敏的鼓勵和發動下,鄉里的老人們都積極地參與到了她的“事業”當中來。

2017年,方敏成功註冊了自己的公司方阿婆食品有限公司,引進專業化的生產設備,打造安全衛生的生產環境,一舉拿下了SC食品生產許可證,正式投入生產。以“確保產品優質安全,達到客戶滿意”爲宗旨,方阿婆生產的土面“口感爽滑、風味正宗”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

通過一年多的努力,方記土面也有了屬於自己的企業店鋪,同時,她瞄準“互聯網+”,讓家鄉傳統手藝搭上了電子商務的快車,與天貓、麗水山耕、京東館等電商平臺合作,成功打開銷售渠道。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短短六個月時間,嚴鳥村共銷售土面5萬餘斤,還收穫了不少好評,而“方阿婆”也被授予浙江省首批“名特優食品作坊”稱號。

對於方敏來說,黃村土面“水、鹽、麪粉”簡單的原料配比一如黃村人民骨子裏的簡樸本分,美味的流傳既依託着老一輩的智慧和奉獻,也靠着新人的傳承與堅守。她的美好願望,是“從這個山頭,到那個山頭,阿姨們的增收,都和我有點關係。振興鄉村,需要有一份產業作爲依託,對於我來說,我要做的就是讓更多的村裏阿姨們加入到我們的土面生產當中來,把我們黃村土面做大做好做成產業,走出大山,形成產業,我爲蓮都鄉村振興代言……”

如今的方敏不僅是“方阿婆”食品有限公司的“掌門人”,更憑藉自己的創業經歷成爲了蓮都區一名青春宣講員。她多次參加返鄉人員創業大賽、黃村鄉週日故事會、十九大精神學習彙報會等活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反哺社會、回饋家鄉、領動青年。

時至如今,過年農村走親訪友,來一碗清水煮的土面,再撲一個荷包蛋,軟滑柔韌、味道清爽,鄉愁便一點點在舌尖上化開,平日裏疏遠了的親情,也因爲這一碗滿滿家鄉味的土面而拉近了。從手工竹籃的叫賣,到如今“互聯網+”的吆喝,小小的一碗土面,凝結濃濃的年味與鄉愁。

來源:麗水鄉村振興頭雁先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