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爲回顧安陸市近幾年來的脫貧攻堅歷程,生動反映全社會戰貧故事,市融媒體中心從7月份推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全媒體專欄,全面展示脫貧攻堅帶來的民生變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給人民羣衆帶來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安陸發佈今推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十三)——姚利:返鄉創業的“領頭雁

姚利在武漢當兵17年,2009年退役後在漢正街做品牌服裝批發,當時正是漢正街服裝批發生意的黃金時期,姚利積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姚利的家鄉安陸市棠棣鎮務豐村許多青壯年都在外務工,留守在家的大多是孤寡老人,每年回村時,姚利看到越來越多的農田被荒廢,感到非常惋惜,他逐漸有了回鄉發展農業產業的想法。

2017年,棠棣鎮政府找到姚利,邀請他返鄉創業,他欣然答應,後來又當選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多途徑發展產業 村集體收入穩步增長

新官上任,姚利組織成立了安陸市建豐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自己墊付資金12萬餘元,流轉了村裏150畝空閒地,先後吸納5戶農戶加入合作社,發展艾草種植,年純收入7.5萬元。

姚利告訴記者:“去年,合作社向上爭取了50萬元扶持資金,自己又墊付了15萬元,建設艾草加工廠。通過進行艾草加工增加艾草的產品附加值、增加艾草產業收入。”“今年村裏爲艾草加工廠新修的路下月就能完工了,廠內機器吊裝調試指日可待。”姚利欣喜地說道。

以前的村集體收入幾乎沒有,近幾年村裏慢慢有了產業,村集體收入穩步增長,姚利預計,2021年起村集體收入可達7至8萬元。

“回來後靠自己認識的朋友爲村裏引進了2家農業企業。”姚利說,近年來,務豐村引進了湖北艾春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流轉了土地300畝發展水產養殖、油菜、黃豆等產業,給村集體年創收2.6萬元;成立晨旭合作社,流轉土地30多畝,發展瓜果蔬菜種植,給村集體年創收1萬餘元。

逐戶量身定製 助貧困戶脫貧致富

姚利不僅要爲村裏打造產業,還要給貧困戶量身定製產業。目前,全村15戶貧困戶家家有產業,既有養牛、養雞、養鴨、養龍蝦的,也有種艾草、種蔬菜的,貧困戶收入大大提高。

貧困戶周向陽家有6口人,僅靠他一人在深圳打工的3萬元收入餬口,父親雙目失明,母親患癌症。周向陽想通過發展稻蝦共養實現脫貧。在姚利的幫助下,他通過土地流轉很快開闢出20畝稻蝦共養田。同時,姚利還專門從潛江請來養蝦專業戶的戰友,爲周向陽傳授養蝦經驗技術,2018年獲得稻蝦大豐收,擺脫了貧困。

去年,周向陽把以前的舊房改造成養雞場,養雞2000只。姚利及時請來市裏技術專家指導,周向陽再次增收十多萬元。

2020年,周向陽在之前產業基礎上,開闢了鴨和豚鴨養殖,共飼養3500只,土雞飼養擴大爲2500只。目前,已收益163000餘元,走上了致富路。明年他還要流轉土地40畝,繼續擴大產業規模。

“回來就是爲了帶領村裏和貧困戶發展產業,脫貧致富。”如今姚利更加堅定,年底之前他準備把在武漢的最後一點生意轉手,專心抓扶貧產業發展、抓村集體經濟發展,帶着務豐村奔向致富之路。

作者:黃佐君 周宗三 姚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