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米巴特勒的再進化,他帶給核心一個新的定義

今年經歷了波折的賽季,新的總冠軍順利誕生。看似落敗的亞軍熱火,在這個賽季卻有意外的突破,想必這個原因大家都很清楚,就是吉米巴特勒的再進化,他帶給核心一個新的定義。

今年經歷了波折的賽季,新的總冠軍順利誕生。看似落敗的亞軍熱火,在這個賽季卻有意外的突破,想必這個原因大家都很清楚,就是吉米巴特勒的再進化,他帶給核心一個新的定義。近年對於球隊核心的認知,不外乎得分能力強,甚至有良好的傳球能力,而這樣的球員大多會把控着球權。以數據來觀察這方面的能力值可以用使用率(USG%)來衡量。

那麼本賽季常規賽,我們猜一下吉米巴特勒的USG%爲多少?答案是24.6%,排在全NBA第60名。擴大到本季季後賽,一樣持平爲24.4%,排在有參與季後賽球隊中的第30名。雖然一個數據無法涵蓋所有核心的定義,但給予我們不同的啓發。究竟球不在手上,要如何影響球隊的表現呢?

比賽中很多球不但可以讓吉米巴特勒靠空手走位得分,在走位的路徑上也能幫助隊友取得更好的攻擊機會,甚至反過來幫隊友掩護就是一個大空檔,這些細節即使大家沒有華麗的運球或是勁爆體能也一樣能做到。

試想,球星頂級的持球及傳球技術,雖然能讓隊友以輕鬆的方式取分,可是僵化的角色定位衍伸出隊友只期待做好份內的事,在進入季後賽甚至總冠軍賽這樣高強度的比賽中,球星一旦陷入低潮,如果其他球員無法挺身而出,球隊直接崩解的可能性極高;不過,過往球隊都只要求隊友站在底角等球就好,又怎能期待這時突然跳出有驚人的表現呢?

雖然大家都知道要讓隊友參與比賽,可是如何實際在球場上引領隊友進入球賽,還真得很難以數據來體現;而今年的總冠軍賽,吉米巴特勒不斷切換自己持球及無球間的定位,即使其他主力因傷無法穩定出席,球隊依然能保持競爭力。對於這樣的表現,相信也給予其他球隊不一樣的建隊思維。

過往的一人頂級持球者是否爲組建球隊的唯一途徑,今年的熱火隊提供了不一樣的典範,這批競爭者或許不是過往母隊的頭號核心,但正確的球賽觀念及良好的分工,搭配強韌的心理素質,讓這支球隊今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