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務員考試與其他省市相比,具有鮮明的特色。其中,行測科目表現最爲突出。行測科目全部爲客觀性試題,一共分爲五個部分,即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判斷推理能力、數理能力、常識應用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五個部分涉及的知識面廣泛,涵蓋了語言文字、文學藝術、歷史文化、科技生活、數學幾何、邏輯、法律、經濟、政治、人文地理、公文、物理、化學、生物等。中公教育專家在此進行分析。

從近幾年的考情來看,行測科目的綜合性和靈活性逐漸增加,重點測查考生的思維能力,不僅要求考生熟悉並掌握各種基礎知識,還要能利用其中的原理,分析、解決各類問題。以下我們將對行測試題進行深度分析,並選擇最新試題進行解析,讓各位考生了解考試的總體情況,明確備考方向。同時,各個部分在內容講解之後設有“備考攻略”,可以幫助考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備考。

一、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

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主要測查報考人員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和思考、準確理解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重點考查理解和使用詞語、把握語句各類表達方式和閱讀分析文字材料的能力。

2020年上海行測(A類、B類)中的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考查了選詞填空、語句表達和閱讀理解三種題型,均爲單項選擇題。具體的考試特點如下:

1.選詞填空

選詞填空主要考查詞語的使用,雖然題量不多,但考點全面,並且形式靈活,涉及實詞、成語、關聯詞等。

【例題】必須承認,我們在給年輕人貼上“個性”標籤的同時,其實多少也暗含着不夠成熟不夠理性的主觀評價。問題是,哪一代人不都是從________的青年時代,逐漸走向成熟和理性的?都需要經歷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身份________,這種轉變對每個人來說都不是________的。

填入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稀裏糊塗 蛻變 順順當當

B.稀裏糊塗 改變 風平浪靜

C.懵懵懂懂 改變 風平浪靜

D.懵懵懂懂 蛻變 順順當當

中公解析:第一空,此處所填詞語應能形容“青年時代”,且語氣是客觀陳述,不含貶義。“稀裏糊塗”指不明白或不認真;“懵懵懂懂”形容年幼或者剛開始接觸事物時不太明白的狀態。兩詞相較,前者含貶義,與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A、B。第二空,“改變”指變化,“蛻變”泛指人或事物發生質變。“從學生到職業人”體現的是身份上徹底的改變,“蛻變”填入更恰當。排除C。驗證第三空,“順順當當”填入也符合語境。故本題選D。

【例題】圖靈在密碼方面取得的成就________。他發明了“圖靈機”。雖然這個機器當時是爲戰爭服務的。不過,在人工智能的發展歷史中,卻是________的一個事件。

填入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可望而不可即 開天闢地

B.可望而不可及 開天闢地

C.可望而不可及 開天劈地

D.可望而不可即 開天劈地

中公解析:第一空,“可望而不可即”爲規範寫法,多形容看似可以達到而實際上卻很難達到。其填入形容圖靈密碼取得的成就恰當。“可望而不可及”爲錯誤寫法,排除B、C。

第二空,“劈”指用刀斧等砍或由縱面破開。“闢”指開闢。此處用來搭配“天地”,“闢”更恰當,且“開天劈地”寫法錯誤,“開天闢地”爲正確寫法,排除D。故本題選A。

2.語句表達

語句表達注重考查語言基礎知識,考點廣泛,包括古語含義、病句辨析、成語使用、語句排序、語段修改等。

3.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包括片段閱讀和文章閱讀兩類題目。片段閱讀以主旨觀點題、細節判斷題爲主要考點。文章閱讀包括現代文閱讀和文言文閱讀:現代文閱讀綜合考查考生對文章主題思想的理解把握、對細節信息進行甄別的能力;文言文閱讀則要求考生能準確理解文言詞句的意思,能對文段內容的細節進行判斷,並能把握文章的主題思想,難度較大。

【例題】皇祐二年,吳中大飢,殍殣枕路。是時範文正領浙西,發粟及募民存餉,爲術甚備。吳人喜競渡,好爲佛事。希文乃縱民競渡,太守日出宴於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遊。又召諸佛寺主首,諭之曰:“飢歲工價至賤,可以大興土木之役。”於是諸寺工作鼎興。又新敖倉吏舍,日役千夫。監司奏劾杭州不卹荒政,嬉遊不節,及公私興造,傷耗民力。文正乃自條敘所以宴遊及興造,皆欲以發有餘之財,以惠貧者。貿易、飲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於公私者,日無慮數萬人,荒政之施,莫此爲大。是歲,兩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公之惠也。歲飢,發司農之粟,募民興利,近歲遂著爲令。既已恤飢,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澤也。

關於范仲淹的救荒措施帶來的後果,以下選項中描述不恰當的一項是:

A.造成杭州城萬人空巷,老百姓每天出門遊玩

B.導致監察官員上奏彈劾范仲淹勞民傷財

C.令災民有機會通過貿易、飲食服務、出賣體力等從官府或私人處得到工作機會

D.使杭州成爲兩浙地區唯一社會安定的地方,外地災民也紛紛逃荒到杭州

中公解析:A項描述恰當,由“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遊”可推出。B項描述恰當,由“監司奏劾杭州不卹荒政,嬉遊不節,及公私興造,傷耗民力”可推出。C項描述恰當,由“貿易、飲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於公私者,日無慮數萬人”可推出。D項描述不恰當,由“是歲,兩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公之惠也”只可推出杭州百姓沒有流亡,“外地災民也紛紛逃荒到杭州”無中生有。故本題選D。

二、判斷推理能力

判斷推理能力主要測查報考人員對各種事物關係的分析推理能力,重點考查運用科學原理、概念和標準進行分析判斷的能力,對形象和空間關係準確識別、把握和思維的能力,以及判斷、推理、演繹、歸納和批判分析等邏輯思維能力。

2020年上海行測(A類、B類)中的判斷推理能力考查了科學推理、圖形推理和分析推理三種題型,均爲單項選擇題。具體的考試特點如下:

1.科學推理

科學推理考查的知識點爲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

【例題】某國研製出一種用超聲波做子彈的槍,當超聲波達到一定強度時就能有較強的攻擊力,實際要阻擋這一武器的襲擊,只要薄薄的一層:

A.半導體

B.磁性物質

C.真空帶

D.絕緣物質

中公解析:超聲波是一種頻率高於20000赫茲的聲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超聲波是由物質振動而產生的,和所有的聲波一樣,超聲波只能在介質中進行傳播,傳播介質包括固體、液體、氣體。聲波不能在真空中進行傳播。因此要阻擋這一武器,只需利用真空帶阻斷超聲波的傳播即可。故本題選C。

2.圖形推理

圖形推理考查的題目包括類比型、順推型、九宮格、空間型。考查難度較上年有所降低,考查類型減少,未出現分組分類型、立體組合、四面體摺疊等題型。

3.分析推理

分析推理主要考查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必然性推理主要考查直言命題、復言命題、智力推理;可能性推理重點考查削弱型、前提型以及解釋型題目。

【例題】在最後一次校級職稱評定委員會的會議上,委員張教授認爲這屆委員會是近年來工作最沒有影響力的一屆。當列席會議的校長詢問這一判斷的理由時,張教授指出:大多數教師根本叫不出委員會成員的姓名。

張教授的判斷如果爲真,必須假定下列( )項。

A.普通教師通常對職稱評定委員會的工作不感興趣

B.只有職稱評定委員會成員纔有資格評價委員會工作是否具有影響力

C.教師對職稱評定委員會人員組成的熟悉程度是評價其工作是否具有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D.在遴選職稱評定委員會成員時,候選人往往是那些在教師中擁有較高知名度的教授

中公解析:題幹論據:大多數教師根本叫不出委員會成員的姓名。題幹論點:這屆委員會是近年來工作最沒有影響力的一屆。要想從論據得出結論,需要建立二者之間的關係。A項,指出普通教師對職稱評定委員會的工作不感興趣,與題幹論述無關,不是必須假定的。B項,說的是有資格評價委員會工作是否具有影響力的人,與題幹論述無關,不是必須假定的。C項,指出教師對職稱評定委員會人員組成的熟悉程度是評價其工作是否具有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在題幹論據與論點之間建立了聯繫,是必須假定的。D項,指出候選人是在教師中擁有較高知名度的教授,與題幹論述無關,不是必須假定的。故本題選C。

三、數理能力

數理能力主要測查報考人員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係和解決數量關係問題的能力,對各種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分析能力,包括對數據的分析、運算、推理能力。

上海市考行測(A類、B類)中的數理能力考查了數字推理、數學應用、資料分析三種題型,均爲單項選擇題。具體的考試特點如下:

1.數字推理

數字推理主要考查數列形式和圖形形式兩種,考點包括等差數列及變式、等比數列及變式、和數列及變式等。

2.數學應用

數學應用對經典題型的考查減弱,更加側重考查思維分析過程,例如幾何問題、不定方程、排列組合問題、行程問題、最值問題、比例問題、概率問題等。

【例題】天氣預報預測未來兩天的天氣情況如下,第一天晴天50%、下雨20%、下雪30%;第二天晴天80%、下雨10%、下雪10%。則未來兩天天氣狀況不同的概率爲:

A.45% B.50% C.55% D.60%

中公解析:方法一,未來兩天天氣狀況不同的反面爲未來兩天天氣狀況相同,即兩天均是晴天、下雨或者下雪。兩天天氣情況相同的概率爲50%×80%+20%×10%+30%×10%=45%,則所求爲1-45%=55%。故本題選C。

方法二,如果第一天是晴天,那麼第二天只能爲下雨或者下雪,概率爲50%×(10%+10%)=10%;如果第一天是下雨,那麼第二天只能爲晴天或者下雪,概率爲20%×(80%+10%)=18%;如果第一天是下雪,那麼第二天只能爲晴天或者下雨,概率爲30%×(80%+10%)=27%。則未來兩天天氣狀況不同的概率爲10%+18%+27%=55%。故本題選C。

3.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的計算題佔比較大,考點仍以增長、倍數、比重、平均數以及這些概念的綜合考查爲主,其中綜合考查題型略有難度。

四、常識應用和綜合分析能力

1.常識應用能力

常識應用能力涉及學科廣泛,主要包括時政、馬哲、上海相關時政文件、法律(憲法、公務員法、行政法)、科技生活、人文歷史等方面,考查內容呈現綜合性和多樣性的特點。本部分均爲單項選擇題。

2.綜合分析能力

綜合分析能力與常識應用能力一樣,涉及知識面較廣,並且爲不定項選擇題。總體來說,題目難度較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