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阵子,我在上海总是爱造访《片想》的剧组。

每一次走进熟悉的排练厅,等到不忙碌的时候,总会听到导演向我起上一句:

“魏魏~你来啦~”

未及肩的短发烫过,服帖地在额头左右列好,一副方框棕色眼镜下,眼神称得上坚毅。棒球服、马甲或是西装外套总是用来搭配一条长裤,裤脚整齐卷起,时常露出一双高帮皮靴。

躺在微信通讯录里多年,这是我第一次与她相见。

只看样貌,俞鳗文确是与传言中那位严厉冷峻的女导演能对上几分号。而当我与她一同度过数个排练厅的下午后,这样的传闻在我心中不攻自破。

《片想》排练照 摄影:鲍雁洲(下同)

生于1981,毕业于上戏导演系,行至今日,全班唯有她与何念二人还能始终保持“舞台导演”的身份不断贡献作品。而与同班同学相比,俞鳗文看似与话剧更为游离,却并非如此。

在上海昆剧团的数年经历,让外界给俞鳗文逐渐打上了“戏曲导演”的标签,而她有迹可循的职业生涯,却是从小剧场话剧开始。在现在的主力观众甚至都还没进过剧场的2005年,俞鳗文便开始在上海自己举办小剧场话剧的演出。对她来说,左手话剧,右手戏曲,都是自己最亲爱的孩子。

与我见过的大部分戏剧导演相比,俞鳗文在现场称得上温柔甚至“古典”。一句句地与演员找潜台词,时不时上台直接示范动作和调度,认真地讲自己对于角色的认知。她排起戏来,时刻让我想起过去教我练习表演的老师。

没见她红过脸,有的时候离开排练厅去隔壁,又被整个排练厅爆发出的大笑给吸引回去,整个房间愉悦到不让人觉得这是一部有关“杀人”的悬疑故事。

整个组很大,时常有二十多人在现场,轻松时嬉闹,严肃时活泼。

这部由东野圭吾小说《片想》官方授权的悬疑剧,不仅仅把目光放在杀人案件引发的悬疑故事本身,也由“性别认知障碍”的主角,带出众多人物的情感故事与社会观察。

初次登上话剧舞台的吴昕决定扛下这个对于资深演员来说都难度非凡的角色——“日浦美月”。而500页的小说长度,故事背景发生在日本,然而一些在当代中国语境下仍讳莫如深的话题,以及脱离传统悬疑剧结构的叙事逻辑,都在给创作增添难度。

很多时候我在排练厅恍惚,以至于忘记了这还是一部IP+明星的商业戏。现场仿佛回到了校园时代的排戏方式——调整、记录、尝试、再调整。 不少演员在朋友圈发表感想“很爱这个组”,或许是找到了当年的样子。

“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黑洞。”这是俞鳗文对于这部戏的创作种子。它不像传统的大主角戏,用绿叶衬出鲜花。不管在舞台上的时间多少,每个人物都像缺氧的一条鱼,努力地钻出水面透气。

这也许是俞鳗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要保护我的演员们”的缘由,然而创作的压力,终究还是会集合到导演身上。

整个排练周期里,连我都在深夜接到过几次导演的电话讨论表演。排练厅里逢下空来,我常被她拉到一边,开头第一句总是:“别客套,我想听点实话。”

关于这部《片想》,我自然也想多听听她的实话。

《片想》排练照 摄影:王犁(下同)

Q: 这个戏的创作出发点是什么?

A: 最初说要做《片想》这个戏,跟编剧、制作人在一起想结构的时候,我是把很多的精力放在所谓的四个主角上面的。可是到了后期再到第二阶段,放下了又拿起来再排的时候,我觉得每一个人物都是一样的。我想在这个作品里,更关注于每一个“角色”的生存状态,性别障碍只是其中的一个障碍,对吗?

我们投射在别人身上的,其实是内心自己的某一种缺失和遗憾。每个人我们很难做到真正的悦纳自己,所以我觉得这个戏也特别有意思,我觉得这是一个治愈性格黑洞的戏。

Q: 为什么会接这个本子?

A: 我觉得我是被制作人打动了,我没有想到,因为我们会有很多片面的认知。

Q: 对什么有片面的认知?

A: 对题材,对类型,对商业剧,都会有片面的认知。这种“片面”其实跟我们这戏也一样,对吧?你对某些特定的标签会有片面的认知,但是我庆幸我自己拥抱了这种完整。不管是在戏剧界还是戏曲界,我都是一个偏艺术类的导演,一开始,还开玩笑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但是制作人的韧劲、坚定和包容打动了我。

Q:她有没有说为什么要找你?

A: 她说她是一种直觉。

Q:这是一篇很长的长篇小说了,这样一个长的叙述结构,我们怎么变到一个两个小时的舞台结构当中,你觉得取和舍在哪里?。

A: 是自己与自己的矛盾,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矛盾,个体跟社会之间的矛盾,我们用了三个人物的主观视角来拼凑出一个完整的事件。

Q: 一个悬疑类舞台剧成功的要素是什么?

A: 对未知、对好奇的把握。大家都想知道未知的结果,也好奇你怎么从此岸到彼岸。然后你就在不断地吸收讯息,然后这个时候你的整个觉知力是打开的,然后就觉得推导出来“原来如此”,把握住大家的这个过程,这是快乐的。

Q: 这样的一个“社会派推理”,如何能在悬疑的同时体现出丰富的人物情感?

A: 我们戏里最大的悬疑,不在外部的东西,而在于内部。迷思是围绕着人本身的,我们经常有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对不对?然后就像戏里纱子会说的一句话:“谁不是过着一种人生,向往着另外一种呢?”,其实我们对自己的探索,对自己未知的探索太少了。

这部戏破案不是最核心的那些事,而且是相应的向内的这种探索,向内的这种求证。我想让每一个出现在舞台上的角色同他们内心的‘单恋’握手言和。这是一部属于自己和自己关系的作品,让我们从“别处”归来,自我悦纳。”

Q:你的“戏曲导演”和“话剧导演”身份,分别给了你什么样的导演风格?

A:我是典型 「西学中业」的导演,就读于戏剧学院,从业于戏曲院团。 西方戏剧的东方美学、古典戏曲的当代精神,风格是自然生成的。你也可以说你就是你的风格。我经常听到有人说:“这个戏很像鳗文导的。”

那,俞鳗文是什么样子的?曾经也有同行帮我小结过:品相、样式、人文。但是,很奇怪,我一直在去标签化,可能是因为我不喜欢被定义。所以,对于风格,我也不希望被固型。你的成长,也决定了你风格的变化。

Q:如何看待与吴昕的合作?

A:她不是来镀金的。在排练场的她,好学而专注,改变了自己不少的习惯,来更贴合舞台剧演员的要求。我甚至说,非常高兴这一次的“遇见”!我希望不同的人都能以舞台为媒介,打开对于自己的关照、对于人生的觉知。我跟她说的最多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说:吴昕,我希望通过我们俩的这次合作,能够让你发现表演的本来面目,你做到这一点,我就开心就放心。

Q:所以她给了你什么预期之外的东西吗?

A:第一是她 的 职业态度,第二是她的真诚状态,第三,打动我的是她想要把这件事情做好的,那个劲儿。我跟舞台上的角儿有合作过,戏剧界、戏曲界的,顶流的,或者当家的,但确实是第一次跟跨界明星合作。到目前为止,排过的每一场戏,都能感受到她的进步。“原来她还可以这样……”那么“这样”是哪样?是我们放下“本来以为”可以感受到的所有可能性。我和观众一起期待着,期待着她的“可能”。

Q:到现在,整部作品中的那一句话最为打动你?

A:「有些东西,明明知道没有意义,但仍然很在意。」

Q: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

A:我们有的时候并不是不晓得事态的终极走向,可是还是会在过程中“关心则乱”。若以我个人的感受为例,人生与戏是梦中说梦,但是我还是悲喜交加于它的起承转合。我在乎,在乎与创作之间的关系,你说它有没有意义?

《片想》排练花絮视频

预演时间:

2020/11/20-21(19:30)

2020/11/21-22(14:00)

仅限四场 75%限量

预演剧场:

上海 浦东大戏院(浦东新区杨新路61号)

预演票价:

一楼统一票价:500元

二楼统一票价:300元

购票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