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最近看過騰訊出品的《長安諾》的觀衆一定記得,它被稱爲“架空版的孝莊祕史”,而《長安諾》剛剛結束不久,新的古裝劇《燕雲臺》再次重蹈覆轍,來了個“鮮卑版的孝莊祕史”。

原著作者曾涉“抄襲案”

電視劇《燕雲臺》改編自蔣勝男的小說,而作者曾經也因爲另一部古裝劇《羋月傳》陷入“抄襲案”中,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蔣勝男寫的小說衆多,大部分都是“大女主”的設定,可以說是“太后專業戶”了。

其中有一部小說就叫《大秦太后》,也是《羋月傳》的前身,是創意的基礎。而業界內的“花兒影視”因爲看上了這本小說,就委託蔣勝男改編小說,變成了《羋月傳》的劇本。後來在花兒影視已經全款付清了改編劇本的費用之後,市面上卻出現了《羋月傳》的小說,而且署名是“蔣勝男”,由浙江文藝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

最關鍵的點,在於蔣勝男出版的《羋月傳》內容並不是她之前的原著《大秦太后》,而算是電視劇《羋月傳》劇本的集合體,很多情節、人物性格設定都是由作者和其他導演進行討論中得出的,並不是作者一個人的智力成果。

蔣勝男在未經花兒影視公司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將花兒影視公司享有著作權的《羋月傳》電視劇分集大綱、人物小傳和劇本作品的內容改編爲《羋月傳》小說,且抄襲《羋月傳》電視劇劇本作品的部分內容。

最終案件的結果是蔣勝男需要賠償“花兒影視”2000萬元的經濟損失。這次《燕雲臺》敢用飽受爭議的蔣勝男的作品,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的,因爲當時的案件一出,蔣勝男就被貼上了“抄襲作者”的標籤,對電視劇的收視還是存在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

《長安諾》和《獨孤天下》又被重播了

《燕雲臺》劇情的設定與之前播出的《長安諾》和《獨孤天下》都非常類似,首先是丞相府三姐妹的設定,與《獨孤天下》裏基本如出一轍,而且三個姐妹的性格似乎也與獨孤三姐妹非常類似。大姐是心懷天下,有謀略有膽量的大女人,二姐是每天只顧着着打扮,想要嫁給王公貴族的小家子女人,而三妹也就是唐嫣飾演的蕭燕燕,是天真活潑的設定,最終被生活經歷磨練成了大女人。

這麼一看,真的和《獨孤天下》中三姐妹的設定一模一樣,絲毫不差,真的懷疑作者這次難道又去抄人家的劇本了嗎?

還有另外一個設定,就是愛情故事線路的設定,在《長安諾》中是女主角愛上了未來皇帝的兄弟卻因爲各種原因不能與之成婚,最後嫁給了皇帝,兩個人只能互相折磨互相守護,默默過完這一生。

而《燕雲臺》中的唐嫣也是如此,先是在少女階段,和弟弟竇驍情投意合。後來設定了一個“命運弄人”,只得嫁給了哥哥。兩個人就此錯過,遺憾一生。但是卻相互成就,一個成爲幫扶政治的攝政王,另一個成爲扶持朝政的太后。

北魏孝文帝政治改革

古今中外,太多政治變革都是在艱難中前進,比如“王安石變法”、“梭倫改革”、“商鞅變法”等等。而《燕雲臺》這部劇的基本上也是以真實歷史上“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作爲基礎進行改編,只是把故事切換了時代,變成了“遼”。

爲什麼這麼說呢?雖然真實歷史上“遼”確實也有改革之舉,但是並不是針對漢化的,所以我才說這是將朝代故事進行了融合之作。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發生在公元477年到499年之間,背景是當時的北魏已經統一了北方,創造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而“北魏”是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權,是南北朝時期的第一個王朝。

北魏的皇帝特別重視學習漢文化,自此這也成爲了孝文帝改革的社會基礎和思想基礎。後來北魏的民族矛盾開始激化,也是電視劇中呈現的這樣,一派是推行仿效舊禮,一切以“鮮卑族”的傳統爲尊,男性就該出門狩獵騎射,而女性也不該在家,而該出門騎馬。

除了“漢族”與“鮮卑族”之間的民族矛盾以外,還有階級矛盾也是重大問題,就是平民階級和貴族階層的權利分配不均,大權掌握於貴族之手,很多朝堂的政治議題都是以“維護貴族的利益”作爲基本標準,而要保護一部分人的利益,那必然也要損失一部分的利益,所以被犧牲之階層也爲之不斷反抗。

爲了更好的緩解民族矛盾的激化,促進整個北魏的發展,孝文帝纔開始實行改革,這是一場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運動。

而在《燕雲臺》這部劇中很多觀衆剛剛開始看的時候,很是奇怪,怎麼一會穿漢服、一會穿鮮卑族的衣服,漢人和鮮卑人怎麼穿着不一樣的衣服相處在同一片地區呢?這背後的原因正是因爲這個時代的特殊性。

馮太后與蕭太后

而唐嫣飾演的角色正是歷史上“蕭太后”的角色,演太后唐嫣是有經驗的,之前她在《錦繡未央》中已經演了一次,只是《錦繡未央》的內容更加偏重愛情故事,而不是講述女子的政治謀略,所以兩部片的指向性有所不同。

《燕雲臺》的故事情節更加接近《羋月傳》。講述的是女性政治家的改革路程。歷史上的蕭太后,本名叫“蕭綽”,而“燕燕”是她的小名,所以《燕雲臺》中唐嫣的角色叫“蕭燕燕”也沒錯,古人一般不會直接稱呼大名的,要麼就是直接稱呼對方的雅號或者字。

燕燕是遼景宗的皇后,婚後她爲“遼景宗”生育了四子三女,從生育率上來看,二人還是十分恩愛的,不像電視劇中那樣,唐嫣是被迫嫁給了皇帝。後來遼景宗因爲去世很早,只能在臨終前把國政託付給了蕭綽。

而在電視劇中,遼景宗還未成爲皇帝之前,就是一副病怏怏的樣子,經超飾演的這個皇子雖然心有謀略,但是身體並不強健,這也爲後期他早早去世、託付朝政的事情埋下了伏筆。歷史上在遼景宗去世的時候,他的兒子耶律隆續才12歲,爲了避免主少國疑,蕭太后只能開始攝政了,這就開啓了她傳奇的一生。

蕭太后當上了太后之後,開始賞識韓德讓。後來的國事蕭太后基本上都找韓德讓商議,雖然未有其名,但是韓德讓已經是“遼國”實際上的“”攝政王了。而蕭太后和韓德讓在真實的歷史上也是有婚約的,所以在遼景宗去世之後,蕭太后雖然明面上沒有嫁給韓德讓這個臣子,因爲說出去名聲不好聽。但是實際上,兩個人已經是出雙入對了,而且韓德讓去世之後,也被藏在了蕭太后陵墓的附近,二人的關係一目瞭然。

在歷史上,我們對“蕭太后”其實不太熟悉,甚至覺得是反面人物,那是因爲《楊家將》的故事非常深入人心,在民間的傳說裏,楊家滿門忠烈都盡數死於她手,所以她的形象並不受歡迎。

結語

女人做皇帝,並不被封建禮制所允許,但是基本上處於權力中心的女人都通過“監政”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由此可見,女權在幾百年前就有覺醒的意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