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人叫老呔[ tǎi ] 兒,別稱呔兒族,戲稱中國第57個民族。昌黎方言被稱爲呔兒語,兒話音多,尾音降調拐彎,外地人聽着跟唱歌似的。

昌黎呔兒語早有研究,1984年還出版過一本《昌黎方言志》。在《中國語言地圖集》、《漢語官話方言研究》中,呔兒語方言歸爲冀魯官話裏的保唐片中的灤昌小片。

呔兒語區不限於昌黎,含河北省 8個縣區:①昌黎縣 ②樂亭縣③灤縣(灤州)大部 ④灤南縣 ⑤ 豐南區中東部⑥曹妃甸區 ⑦盧龍縣南部 ⑧古冶小部。呔兒語區內部口音也小有差異,以昌、灤、樂口音爲代表。

很多人納悶兒,呔是啥意思?呔兒語是從哪裏來的呢?

呔是多音字,一讀[ dāi ], 是嘆詞,喊人時的吆喝聲,以引起人注意;二讀[ tǎi ] ,是形容詞,指說話帶外地口音。有把“呔”寫作“奤”的。“奤”也是多音字,當讀[ tǎi] 時,只構成一個詞”奤子“。”奤子“詞意爲:a.中國一些地方對身軀肥大,行動笨拙的人的謔稱。b.中國舊時南方人對北方人的貶稱。比較來看,“呔”主要是說口音特點,比”奤“更爲貼切。

呔兒語不是外語,反倒和北京話挺相似,主要是音調不同。據說到了新加坡,人家也能聽得懂。

除了昌黎人,說呔兒語口音的人們都稱爲老呔兒。說穿了,呔兒語口音當年屬外地口音,是從別的地方傳過來的。那到底兒是從哪裏傳過來的呢?

關於兒語的來歷,我們推測其源自冀魯官話保唐片區的保霸小片,具體在定州市以北地區。

何以見得?不妨看看下面的分析。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天贊二年(923年)俘虜定州民戶錯置於平州。俘戶分配情況:廣寧縣三千戶(名之以營州)、在盧龍縣七千戶;平州南三十里,三千戶(名之以望都縣);(平州即盧龍縣)東北六十里,五千戶(名之以安喜縣);灤州下領義豐、馬城、石城三縣各居俘戶爲四千、三千、二千。

這段歷史說的是:遼太祖923年遼太祖南下攻打定州城不克,劫掠了定州北部各縣的人口,驅之東遷,安置於平州的廣寧縣、盧龍縣、望都縣、安喜縣和灤州的義豐縣、馬城縣和石城縣。所謂廣寧(營州)即今昌黎遼時舊稱。

望都、安喜、義豐都是當時定州地區的縣名,是連人口帶地名一鍋端移過來的。這就是所謂錯置,即爲錯位安置。這次俘戶東遷,東移了近300公里,涉及27000多戶,移民人數可能不下20萬。考慮當年各縣總人口少,戶均人口多,這次真是大規模移民了。

將遼代地名與當今地名的對照後展布在衛星地圖上,我們發現遼太祖錯置定州俘戶的地方基本位於灤河流域下游地區,並與灤昌小片方言區(呔兒區)大致重合。

根據這段歷史,我們推斷:兒語極可能源於古定州話。

無獨有偶,遼寧義縣(古昌黎郡治,遼時稱宜州)的歷史沿革中提到,遼興宗曾以定州(今河北省定州)俘戶建宜州。遼興宗耶律只骨是遼朝第七位皇帝,在位時段爲1031年-1055年。若古定州話也歸爲呔兒語,那麼東北人早就見識過呔兒語了,他們把操古定州話的人叫老呔兒也就不奇怪了。趙本山和小瀋陽有時也說呔兒語詞彙,比如說piapia的。

定州,戰國時屬中山國。中山國雖排不上戰國七雄,進十名恐怕沒問題,曾經國力強盛,文化燦爛。公元前296年,趙國軍隊攻破中山國都城靈壽,將中山王尚遷徙到膚施,中山國滅亡。在立國二百多年的崢嶸歲月中,中山國爲燕趙的歷史抒寫了絢麗的篇章。河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多是出中山國文物。

從公元前296年中山國滅到923年遼太祖驅定州俘戶東遷,歷經了1219年。如果中山國人後裔還在故地生息繁衍,那麼923年遼錯置的俘戶當中應有很多中山國人的後代。這些人應當聰明能幹,語言文化自成一體。也許,這就是老呔兒聰明能幹的原始基因所在。

由定州俘戶構成的冀東呔語區,後來又經歷了遼、金、元、明、清等朝代近千年的演變,呔兒語也逐漸固化了。該地區元朝人口大衰減和明朝移民大涌入都沒能撼動呔語的主導地位,仍然保持了頑強的生命力,一直在進化中傳承着……

呔兒語區的人們經過俘戶與當地人通婚、胡漢通婚、移民通婚,優秀基因越發表現,老呔兒們就愈發聰明能幹了。

作爲呔兒語區的灤昌小片孤懸冀東,和保霸小片相隔較遠,可二者的方言詞彙大同小異,語調也有幾分相似。這應當和遼朝時定州人口跨地區大規模遷入灤河下游有關。

大約1988年,筆者在北京換火車,聽見有幾個人說話有昌黎口音,倍感親切。過去一問,人家說是保定那邊的,頗爲詫異。有了本文的探索,當年之惑大約可解了。

呔兒語是否來真的自古定州話?

(文/孫立安 來源:碣石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