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前世界範圍內來看,四代戰機仍佔主流,而五代戰機僅爲中美俄等少數國家所擁有,比如美國的F-35戰機。不過,目前該款戰機卻遭到外媒的普遍質疑。

據瞭解,在近期的美國媒體上,F-35戰機成本下降的話題佔據了主流地位,比如美軍爲提升裝備數量而故意向國會虛報預算等。但實際狀況卻是該戰機研發成本持續攀升,這在最終達成的相關採購合同中就能體現出來。比如在瑞士採購的合同中顯示,該戰機的單價就超過了1.6億美元。另外,美軍雖然配備了更高標準的F-35戰機,但也抵抗不住其成本一再上升的壓力,甚至有消息顯示美軍將要壓縮戰機產量直至取消。

據悉,在對外公開的戰機標價中,僅是戰機本身的售價,而買家根本無法預知最終的成交價。因此,如果再加上訓練費用,網絡安裝等多項費用的話,該戰機的單價就成功來到了1.103億美元。然而,這還不是其最終的價格,因爲它需要持續的升級,比如換裝包括內部系統等新式裝備,由此推高了成本。

從美軍對外公開的資料顯示,除了正常更新換代之外,美國多個軍種均在對F-35戰機項目進行數量上的遞減,比如空軍爲各中隊配備的戰機由此前16架直接減少至10架。爲遏制這種趨勢演變,美軍只有繼續對F-35戰機採取升級計劃才能挽回局面,但另一方面卻可能導致因採購價格高昂而陷入停產危機。

衆所周知,F-35戰機所經歷的局面曾在此前的B-2轟炸機等武器研製時出現過,其共同特徵均是價格一路高漲而最終取消項目。因此,F-35戰機戰機距離項目終止已是越來越近了,這也反應出戰機服役的整體規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