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美國禁令生效後,許多原本與華爲有着芯片合作的企業,都不得不停止向華爲出售芯片,這不僅讓華爲面臨芯片短缺問題,也讓部分供應商面臨元器件大量囤積的問題。

雖然臺積電、高通、三星等華爲重要供應商接連向美國商務部申請繼續供貨華爲,但禁令生效後,只有PC領域的英特爾和AMD兩家美國巨頭獲得恢復向華爲供貨的許可證。

但對於華爲來說,英特爾以及AMD的供貨並沒有對華爲產生太大的實質性影響,華爲生存問題依然存在。要知道,華爲最緊缺的就是高端芯片,所以,臺積電和高通獲取供貨許可證,這纔是解決華爲困難的關鍵。

不過事情在近日也出現了轉機,10月29日消息,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表示,將允許芯片公司向華爲供貨。

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商務部還有附加條件,想要繼續向華爲供貨的芯片公司,需要證明芯片不會用於華爲的5G業務。

事實上,美國禁令生效之後,美國半導體行業受到極大的損失,根據國家半導體協會表示,在美國收緊海外銷售芯片後,美國芯片行業遭到了近1700億美元的損失。儘管美國表示願意提供228億美元給美國半導體制造商以填補損失,但美國的資金援助對美國整個半導體行業無異於是杯水車薪。

此次禁令對高通巨頭影響可謂是相當大,根據高通收集各方面的數據,通過相關專業人士的分析和計算,在失去華爲之後,高通每年都將損失至少80億美元的訂單,約合人民幣560億元。現在如今,美國商務部對華爲逐漸鬆口,高通560億訂單有戲。

美國商務部規定不能將出口的芯片用於華爲的5G業務,這也就意味着,只要高通不爲華爲提供5G芯片,其它部分芯片或許能夠獲得出口許可。

當然,即便美國放鬆對華爲的管制,但華爲5G業務扔面臨嚴格的禁令和嚴峻的挑戰。根據德國知識產權公司IPlytics公佈的數據,華爲手握3147項5G專利華爲的成就讓美國感受到了明顯的威脅,這纔是美國對華爲實施制裁的關鍵。

總之,美國依舊掌握着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命脈,想要徹底衝破封鎖,我國仍然需要自己搞研發。但筆者相信,在國家大力扶持下,國內的半導體企業會衝破技術封鎖。

文/球子

審/JIN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