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勳、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抗日戰爭中一場百團大戰,帶領八路軍取得正面戰場上的最重大勝利。朝鮮戰爭中,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的身份,與打敗麥克阿瑟,迫使聯合國軍退回北緯38度線,取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巨大勝利。1950年7月31日,彭德懷被授予“朝鮮英雄”稱號。

可是,就在朝鮮戰爭結束的那一天,彭德懷元帥落淚了。彭德懷戎馬一生,鐵骨錚錚,剛正不阿,有高超的軍事才能和果斷認真的態度。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位鋼鐵般的將軍落淚呢?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這場朝鮮半島上的民族內戰,逐漸演變成大規模戰爭,美國、中國、蘇聯等許多國家都捲入其中,堪稱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最大規模的局部戰爭。

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派遣所謂的“聯合國軍”支援韓國。8月,朝鮮人民軍吧韓國軍隊打的潰不成軍,朝鮮半島大部分土地都被朝鮮攻佔,韓國軍隊只剩下釜山可以據守。聯合國軍終於坐不住了,9月15日,以美軍爲首,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比利時、新西蘭、荷蘭等等組織起來的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展開大規模的反攻,朝鮮軍隊接連敗退。

10月25日,應朝鮮請求,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經歷了上甘嶺戰役等多次戰役,美軍企圖回家過聖誕節的願望落空,戰線最終穩定在北緯38度線一帶。

1953年7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與美國代表正式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中國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此時的朝鮮剛剛下了一場雨,朝鮮戰爭停戰協定簽字儀式舉辦地點選擇在板門店。7月27日上午9時30分,彭德懷在朝鮮戰爭停戰協議及其臨時補充協議上大筆一揮,寫下濃重的一筆。

7月28日中午,彭總選擇到第46軍駐守的前沿陣地視察。29日,彭德懷在大德山主峯上視察。這個地方在半年多的時間裏,多次取得防禦戰的勝利。彭德懷認爲,這個同美國軍隊的練兵場,是血與火的較量,美國不選擇停戰會被志願軍趕到臨津江裏喂王八。

之後,彭德懷彭又察看了剛從馬踏裏東南山前沿陣地上抬下來的幾位烈士。彭德懷一一察看這些烈士的遺容,沉默不言。他們都是祖國人民的英雄兒女,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換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馬踏裏東南山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一次戰役,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意義重大,意味着戰爭走向結束。

彭德懷一再堅持,站在了離美軍300米的前線陣地上進行視察。

到達陣地前沿後,彭德懷看着陣地上的一灘血漬,這就是烈士犧牲地,彭總哽咽了。兩天前,戰士們爲這個陣地用生命和鮮血在戰鬥。可是,戰爭勝利了,他們卻沒有看到和平與安定。彭總落淚了,沉默無言。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可是,此情此景如何不讓人動容?

彭德懷將軍的淚,是對這些沒有親眼見證見證黑暗之後的黎明,而失去寶貴生命的戰士的哀悼。太平本是英雄定,不見英雄享太平。他們都是一條條年輕的生命,爲了祖國和人民,他們甘願奉獻自己,他們纔是真正的“最可愛的人”!

相關文章